“救災攙扶照”引發了有礙當前工作的輿情,當地政府有必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回應社會輿論的關切。政府部門強化服務意識,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就應該從公職人員身體力行下基層、察民情做起,從官員在特定場合不能說錯話、視察災情不能穿錯鞋這樣的細節做起。
浙江溫州市泰順縣在“莫蘭蒂”臺風中受災嚴重,該縣教育局計財科科長包序威卻成了“網紅”。一張網傳照片顯示,包序威被人“攙扶”著去學校視察災情,引發網友各種議論。泰順縣教育局昨天發布消息,稱“救災攙扶照”引發的輿情對全縣搶險救災工作造成較大負面影響,決定免去包序威縣教育局計財科科長職務。
據報道,“救災攙扶照”在網上流傳后,拍照者站出來道歉,稱包序威被攙扶并非是享受“特權”,攙扶他的兩名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并非包的下屬,完全沒必要去討好包,只是因為包當時穿著休閑鞋,兩人扶他一把不過是人之常情,“我當時拍這個是想體現災情面前人與人之間相互救助,沒想到最后完全變了味道,這是被人過度解讀了。”然而,“救災攙扶照”還是激起了一場輿論風暴,網友一邊倒地將矛頭對準包序威,批評他體察民情還怕把腳弄臟。如果真是被人過度解讀,百口莫辯的包序威的確顯得有點兒冤。
輿情不斷發酵后,包序威很快被縣教育局免職,而從教育局給出的理由“鑒于該輿情已對全縣搶險救災工作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看,官方并不怎么關心包序威到底是不是“享受特權”,而更關心的是“救災攙扶照”引發的輿情造成了多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實際上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那么無論包序威被攙扶是否能定性為“享受特權”,他都要受到相應的處理,否則就無法及時有效地平息輿情。從這個角度看,如果包序威主觀上沒有“享受特權”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享受特權”的事實,那么他因為這樣一張照片而被免職,的確顯得有點兒冤。
不過,當地教育局不怎么關心包序威是否享受了“特權”,更關心“救災攙扶照”引發的輿情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并根據應對處置輿情的需要,決定對涉及輿情的公職人員作出相應的處理,這樣的考慮和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無論包序威是否有享受“特權”的主觀故意和客觀事實,也無論“救災攙扶照”網上流傳后,網友對包序威的批評是否屬于過度解讀,只要“救災攙扶照”引發了有礙當前工作或不利社會穩定的輿情,當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就有必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回應社會輿論的關切,積極改進政府工作,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當地政府和職能部門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或許可以有更為全面妥當的考量,但如果因未采取果斷措施而使輿情進一步擴大,勢必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這種結果是一定要避免的。
更具體地看,一場巨大的臺風過去后,基層官員到搶險救災一線視察災情,出發前他就應該知道,受災現場一定會有泥濘路段,有的地方可能有大面積的積水。這些都是臺風或暴雨過后的常見現象,稍微有點生活常識和工作經驗的人,都應當能預知這一點。包序威前去受災現場視察災情,居然不穿雨鞋或雨靴,卻像在辦公室上班一樣穿著休閑鞋,這種裝扮本身就表明,他要么缺乏起碼的責任心,要么根本就不在工作狀態。或許在一些官員看來,視察災情不過是走走形式,甚至可以像參觀旅游那樣走馬觀花,沒必要搞得嚴肅緊張。從“救災攙扶照”中也可看到,現場除包序威穿著休閑鞋外,其他所有人都穿著長筒雨靴,這也足以顯示包序威的“特別”之處,而這一點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政府部門強化服務意識,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就應該從公職人員身體力行下基層、察民情做起,從官員在特定場合不能說錯話、視察災情不能穿錯鞋這樣的細節做起。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局科長包序威因為一張“救災攙扶照”被免職,似乎有一點兒冤枉,但歸根到底并不冤枉。(潘洪其)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6/0918/thumb_150_105_20160918082637724.jpg
掃描二維碼關注
延吉新聞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