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4年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的反饋工作完成之際,中紀委馬不停蹄部署了新一輪巡視工作。廣西、上海、青海等10個省市,以及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學院、一汽集團被納入新一輪巡視范圍。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指出:“哪里問題集中就巡視哪里,誰問題突出就巡視誰,巡視過后再殺個回馬槍,給黨員干部以警示,發揮更大威懾力。”
巡視反腐雖然并不是反腐新招,但新一屆中紀委顯然在巡視工作方面卯足了勁,下足了功夫,成效更是顯而易見。不僅抖落了“老虎”為非作歹的黑幕,打破了退休即安全著陸、在媒體上公開露臉就沒事等反腐“偽規律”;還撬開了“蒼蠅”違法亂紀的冰山,連“小官巨腐”之類基層干部問題都納入到了巡視視野;還扯下了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項目、惠民資金和專項經費管理等專項領域腐敗問題的遮羞布,反腐專門化初露端倪。巡視力度之大,行動之果敢密集,博得社會一致好評。
本輪巡視工作已完成除港澳臺之外31個省市自治區的全覆蓋。這既彰顯了反腐敗無禁區、無例外的原則,也充分表明了反腐敗鍥而不舍、打持久戰的決心。王岐山對巡視過后殺回馬槍的表態,凸顯出“敲山震虎”之意:別以為各地都已經歷巡視,問題都已查找,中央就會收手罷休,反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腐敗之所以被稱作政治癌癥,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反復發作、危害深遠。一時的反腐風暴只能形成短時威懾,巡視工作倘若在全覆蓋之后便偃旗息鼓,很難保證腐敗頑疾不會卷土重來。比如工程腐敗、買官賣官之類的問題,這么多年屢治屢犯,如不徹底治理,肯定還會再犯。只有將巡視常態化機制化,織密巡視高壓網,讓廣大黨員干部時刻感覺處于被監督的狀態,才能形成最為有力的震懾,讓頂風違紀者收斂,讓不愿縮手的人收手,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巡視工作殺回馬槍、搞回頭看,也暗示出巡視反腐發揮治本功效的新理念。以往輿論認為,巡視反腐不會替代常規反腐,只是短時期治標的手段,現在來看,成效顯著的巡視工作已然成為中央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殺手锏,并被賦予治本的期望。前不久,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答記者問時透露,習近平總書記對巡視工作批示要求,巡視工作要發揮巡視的震懾、遏制、治本作用。此番王岐山再表態,更是顯示出對巡視反腐治本的重視。巡視反腐怎樣才能治本?除了殺回馬槍,哪里問題嚴重就巡視哪里,還應當繼續創新巡視形式和組織制度,系統建章立制,走制度反腐的路子。
肯定巡視反腐的威力,也必然要反思常規反腐的失利。今年首輪巡視的反饋報告,多次指出一些地方黨委和紀委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上的工作偏失,或疏于日常監督,或懈于政策執行,或松于查辦力度,問題不可謂不少。反對腐敗,終究不能是巡視組“獨自在戰斗”。各級各單位黨委紀委切實擔負起各自責任,狠抓責任落實,連同巡視工作一道,使巡視機制與常規監督機制形成互為犄角之勢,方能化被動為主動,打贏反腐與防腐的持久戰。
【本網責編 付亞男】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4/0718/thumb_150_105_2014071803480426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