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尖兵” 黨旗所指 行之所向——記延吉市北山街道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張連琦
2022-04-11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張連琦,男,漢族,1989年出生,201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延吉市北山街道黨工委委員、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延吉市第十六次黨代會代表。自疫情發生以來,張連琦勇當先鋒,敢打頭陣,堅持在防疫一線錘煉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充分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與全街黨員干部齊心協力共守家園防線,用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員的鮮明本色。




旗幟鮮明,敢于亮劍,擦亮忠誠底色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張連琦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凡事沖在前、干在先、作表率,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落實。
他先是下沉丹山社區,與社區書記研究制定應急預案、督促落實“五包一”責任制,與網格員走街串巷實地查看,科學設置采樣點位。隨后,他又主動承擔起丹明社區各項疫情防控工作。丹明社區是北山街道人數最多的社區,常住居民1.4萬余人,面對人口數量多,防控難度大的實際困難,他第一時間下沉社區設點辦公,親自梳理基礎數據,詳細掌握實際情況,對信息排查登記、全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管控等工作進行周密部署。同時,與包保單位延吉高新區稅務局密切協作,合力攻堅,圓滿完成丹明社區七輪核酸檢測和靜態管控等任務。
他白天下沉社區,晚上回到辦公室繼續完成次日任務匯總、起草匯報材料、撰寫宣傳稿件等工作,“白+黑”“5+2”工作模式他早已習以為常。早在疫情初期他就把行李箱搬到了單位,疫情期間他堅守崗位,長達25天沒有回家,很多人都說,無論多晚路過,他辦公室的燈永遠都是亮著的。
率先垂范,沖鋒在前,踐行使命擔當
“我想去!”“讓我來!”“我要去封控小區里!”在任何緊急情況下,他都沖在第一個。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基層黨代表,張連琦時刻把初心寫在行動中,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凡事率先垂范,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青城小區封閉管控的當晚,他穿好防護服第一個趕到現場,隨時等候指令。在街道黨工委書記的現場指揮下,他立即拿出隔離帶對小區門市區域進行封鎖并對小區出入進行值守。在得知需要分組進入封控小區進行信息登記時,他迅速組隊,主動認領,跑著進入封控小區。爬樓迅速敏捷,登記精準高效,他第一個完成認領任務后,又馬上協助其他小組繼續排查。
受疫情影響,北山街道丹春社區居家隔離人員數量陡增,上門核酸檢測急缺掃碼員。接到任務后,張連琦立即帶領10名機關黨員組成突擊隊前往增援。他不等不靠,主動對接,親自上手將人員名單按樓棟整理分類,并統一安排醫務人員和掃碼員乘車到指定地點集合。到達現場后,他統籌指揮,合理分組,各小組上門采樣工作有序高效開展。機關黨員突擊隊累計上門進行核酸采樣850余戶,2000余人,極大緩解了社區居家隔離管控的壓力。
雷厲風行,獨當一面,彰顯硬核實力
在日常工作中,張連琦雷厲風行,嚴謹務實。6年鄉鎮和街道的工作經歷,使他基層經驗非常豐富,組織協調和應急處置能力較強。面對疫情期間的重重困難,他都能獨當一面,從容應對。
按照街道統一安排,他定期到11個社區對疫情防控工作臺賬以及居家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作為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他對數據匯總、材料歸檔等工作駕輕就熟,每次都能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在全員核酸檢測期間,他主動負責丹明社區樓棟分布最為復雜、管控難度最大的核酸檢測點位。面對突發天氣和醫務人員緊缺等難題,他都能第一時間結合實際情況,對采樣位置、場地布局以及人員分工做出合理調整,確保全員核酸檢測各項工作有效銜接,有序推進。有一次,在完成負責點位的核酸檢測工作后,身心疲憊的他臨時接到支援任務,他二話不說,立即帶領3名醫務人員前往現場。由于雨雪交加,天色已晚,排隊居民已經出現焦躁情緒,他臨危不亂,沉穩冷靜,與現場負責人簡單溝通后立即采取行動。他先是拿出提前備好的防護用品,安排醫務人員迅速換裝,隨后立即與周邊商戶協調桌椅,并根據現場人數合理調整隊伍走向,同時積極發動下沉干部擔任掃碼員,短短10多分鐘,新增設的3個采樣臺及核酸檢測物資已經全部準備齊全,6個采樣臺同時開始運轉,排隊居民僅用時30分鐘就全部完成核酸采樣。工作結束后,他還不忘向前來支援的3名醫務人員表示敬意和感謝。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疫情防控既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和使命的考場。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張連琦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沖得上去,帶頭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街區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旗幟鮮明,敢于亮劍,擦亮忠誠底色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張連琦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凡事沖在前、干在先、作表率,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落實。
他先是下沉丹山社區,與社區書記研究制定應急預案、督促落實“五包一”責任制,與網格員走街串巷實地查看,科學設置采樣點位。隨后,他又主動承擔起丹明社區各項疫情防控工作。丹明社區是北山街道人數最多的社區,常住居民1.4萬余人,面對人口數量多,防控難度大的實際困難,他第一時間下沉社區設點辦公,親自梳理基礎數據,詳細掌握實際情況,對信息排查登記、全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管控等工作進行周密部署。同時,與包保單位延吉高新區稅務局密切協作,合力攻堅,圓滿完成丹明社區七輪核酸檢測和靜態管控等任務。
他白天下沉社區,晚上回到辦公室繼續完成次日任務匯總、起草匯報材料、撰寫宣傳稿件等工作,“白+黑”“5+2”工作模式他早已習以為常。早在疫情初期他就把行李箱搬到了單位,疫情期間他堅守崗位,長達25天沒有回家,很多人都說,無論多晚路過,他辦公室的燈永遠都是亮著的。
率先垂范,沖鋒在前,踐行使命擔當
“我想去!”“讓我來!”“我要去封控小區里!”在任何緊急情況下,他都沖在第一個。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基層黨代表,張連琦時刻把初心寫在行動中,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凡事率先垂范,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青城小區封閉管控的當晚,他穿好防護服第一個趕到現場,隨時等候指令。在街道黨工委書記的現場指揮下,他立即拿出隔離帶對小區門市區域進行封鎖并對小區出入進行值守。在得知需要分組進入封控小區進行信息登記時,他迅速組隊,主動認領,跑著進入封控小區。爬樓迅速敏捷,登記精準高效,他第一個完成認領任務后,又馬上協助其他小組繼續排查。
受疫情影響,北山街道丹春社區居家隔離人員數量陡增,上門核酸檢測急缺掃碼員。接到任務后,張連琦立即帶領10名機關黨員組成突擊隊前往增援。他不等不靠,主動對接,親自上手將人員名單按樓棟整理分類,并統一安排醫務人員和掃碼員乘車到指定地點集合。到達現場后,他統籌指揮,合理分組,各小組上門采樣工作有序高效開展。機關黨員突擊隊累計上門進行核酸采樣850余戶,2000余人,極大緩解了社區居家隔離管控的壓力。
雷厲風行,獨當一面,彰顯硬核實力
在日常工作中,張連琦雷厲風行,嚴謹務實。6年鄉鎮和街道的工作經歷,使他基層經驗非常豐富,組織協調和應急處置能力較強。面對疫情期間的重重困難,他都能獨當一面,從容應對。
按照街道統一安排,他定期到11個社區對疫情防控工作臺賬以及居家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作為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他對數據匯總、材料歸檔等工作駕輕就熟,每次都能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在全員核酸檢測期間,他主動負責丹明社區樓棟分布最為復雜、管控難度最大的核酸檢測點位。面對突發天氣和醫務人員緊缺等難題,他都能第一時間結合實際情況,對采樣位置、場地布局以及人員分工做出合理調整,確保全員核酸檢測各項工作有效銜接,有序推進。有一次,在完成負責點位的核酸檢測工作后,身心疲憊的他臨時接到支援任務,他二話不說,立即帶領3名醫務人員前往現場。由于雨雪交加,天色已晚,排隊居民已經出現焦躁情緒,他臨危不亂,沉穩冷靜,與現場負責人簡單溝通后立即采取行動。他先是拿出提前備好的防護用品,安排醫務人員迅速換裝,隨后立即與周邊商戶協調桌椅,并根據現場人數合理調整隊伍走向,同時積極發動下沉干部擔任掃碼員,短短10多分鐘,新增設的3個采樣臺及核酸檢測物資已經全部準備齊全,6個采樣臺同時開始運轉,排隊居民僅用時30分鐘就全部完成核酸采樣。工作結束后,他還不忘向前來支援的3名醫務人員表示敬意和感謝。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疫情防控既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和使命的考場。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張連琦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沖得上去,帶頭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街區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戰疫故事 往日,三月的延吉,城市四周山上的積雪慢慢地融化,金達萊花漫山遍野,穿過城市的布爾哈通河靜靜地流過,給這座邊陲小城帶來了清新的空 ...
- 【人民網】延吉:始終保持“超長待機”的“衛健人” 之前實在太忙,況且苦的是一線的作戰員,我們沒啥可講的。見面第一句,延吉市衛健局副局長陳毓婷不好意思地說。延吉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 ...
- 【中企聯合網】延吉企業戰“疫”記 ...
- 【央視·回家吃飯】延吉——辣味 燒烤 還有串串 ...
- 【中國青年報】延吉打造“青年活力型”城市 在北京上學和工作10年后,吳振宇辭掉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到家鄉吉林省延吉市創業。和他一起從一線城市回到延吉的3位同鄉,成了他的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