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漂亮的村事》開機 “后陳經驗”展現活力 |
2017-07-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大 中 小】 |
7月15日,改編自武義縣后陳村“后陳經驗”故事,黨的十九大獻禮影片《漂亮的村事》由武義舜熙影業在武義璟園舉行武陽春雨暨《漂亮的村事》開機儀式。
據了解,《漂亮的村事》作為一部值得期待的彩色寬銀幕故事片,由武義舜熙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總投資1200萬,講述了一段農村政治生態變遷的歷史。主人公郝秀萍由于長得美麗端莊、熱情豪爽,人送外號“漂亮”。她嫁到陳家村后,經歷了婚禮風波、征地矛盾、魚塘承包、茶園流轉、開店遇阻等一系列矛盾糾紛事件。“漂亮”仗義直言,愛打抱不平,得到了村民的愛戴和擁護,被選為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由此引發了一場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改革的地震。
本片根據武義后陳村民主管理制度改革的真實事跡改編。2004年6月18日,武義縣后陳村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從此,“后陳經驗”不斷深化完善并迅速在全省全國推廣。10年來,村務監督委員會由當初應急的“治村之計”成為寫入新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治國之策”,成為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成功典范。
后陳這樣的民主建設符合歷史潮流,證明了重大的社會改革創新,都源自基層的需求和群眾的創造。本世紀初,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因集體資金資產管理使用不透明、不公正引發的矛盾問題日益增多,群眾信訪不斷,村干部腐敗屢查屢犯。各級黨委政府和基層干部群眾都在為該階段的經濟建設及制度監管思考出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武義縣后陳村開全國先河,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全國首個村務監督委員會。從法律和制度層面保障和落實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在規范集體資產、干部報酬、財務收支管理等村務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該制度在武義縣、金華市全面推廣,最終上升為國家層面的制度規范。
“后陳經驗”的形成與發展,來自群眾對自身利益的關注、對法律賦予監督權的行使、對治村理政規范用權的探索實踐,是基層群眾首創精神的集中體現。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趕超發展的新形勢下,要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汲取群眾的智慧,發揮群眾的力量,鼓勵群眾的創造,使改革發展更符合群眾利益、更富有成效。
全國人大、中央紀委及民政部等國家部委全力支持,中央黨校等相關單位專家學者深入調研,積極推介“后陳經驗”,幫助總結推廣。這些不僅為總結推廣“后陳經驗”指明了方向,更是提供了推進工作的強大動力。正是在中央和省委領導同志的關懷下,在各級各部門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后陳經驗”才從一個江南小村走出金華、走向全省、走向全國。
在歷經13年的和諧發展后,“后陳經驗”已經由一項“治村之計”上升到國家法制層面的“治國之策”,其潛在價值和影響深遠。后陳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日新月異,該村集體年收入增長幾十倍,村民年人均收入翻兩番,全村的養老和衛生保障實現了村級統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越來越好。
“后陳經驗”的核心,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的建立,為村級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村民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搭建了溝通平臺,提供了農村自我發現矛盾、內部化解矛盾的糾錯機制,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能力,是新形勢下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益探索。《漂亮的村事》在完成對歷史別樣講述的同時,也將推動我國基層民主法治的建設,展現現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及民主活力,獻禮黨的十九大。
【責編 付亞男】
掃描二維碼關注
延吉新聞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
相關熱詞搜索:活力 經驗 |
上一篇:范偉攜《父子雄兵》來杭:不要給親情留遺憾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