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悟空傳》票房高爭議大 孫猴子年年見還想看嗎 |
2017-0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大 中 小】 |
近日,根據網絡小說《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正在熱映,影片票房收入已突破4億元,成為暑期檔目前為止表現最好的國產片。雖然票房表現不錯,但《悟空傳》的口碑爭議卻十分明顯,觀眾意見兩極化。其實,如今源于《西游記》的各種改編作品出現在銀幕上對觀眾來說已不是新鮮事,年年都能看到的孫猴子還能激起觀眾多大的熱情?觀眾對這個“超級IP”還能保持旺盛的觀影欲望嗎?
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特效酷炫?毀了原著?
《悟空傳》口碑兩極
《悟空傳》由同名網絡小說改編,原著作者今何在參與編劇,演員陣容則讓該影片被冠以“顏值最高西游故事”的名號,“孫悟空”彭于晏、“紫霞仙子”倪妮、“楊戩”余文樂、“天蓬元帥”歐豪、“嫦娥”鄭爽,都吸引大批粉絲追捧。
面對多部同期電影的激烈競爭,《悟空傳》上映后表現強勢,首日票房便突破億元。進入周末,該片各項數據雖稍有下降,但票房占比仍能維持在半數左右,僅周六、周日兩天又有1.8億進賬,成為新的內地周票房榜冠軍。
但在票房高歌猛進的同時,《悟空傳》口碑卻兩極化明顯。有觀眾被影片感動,“影片所展示的不屈服命運、不認輸的態度,深深震撼了我,也讓即將而立之年的我如夢初醒。”演員陳坤在微博上大贊倪妮的表演,“看《悟空傳》,被倪妮的表演驚艷到。倪妮把阿紫性格的層次感刻畫得入木三分,把‘我不服’三個字演繹得蕩氣回腸。倪妮身上有一股勁兒,糅合嬌媚與果敢的英氣,極為少見。”也有不少觀眾大贊影片特效酷炫,“影片的特效和打斗確實沒話說,一個‘燃’字貫穿影片始終”、“真的太喜歡緊箍幻化成金箍棒兩端纏繞的那個細節。”
此外,也有觀眾認為故事情節跟《西游記》沒有什么關系,跟小說《悟空傳》也沒有什么關系。“影片拍的不是《西游記》的故事,甚至也不是小說《悟空傳》的故事,就是一個年輕人組團打怪的商業類型片。如果沒看過原著,可能比書迷更容易進入這部電影。”“本來也知道不會全按小說拍,只是借鑒人設,但還是沒想到劇情能這么一言難盡。”“此悟空非彼悟空??磁碛陉毯湍吣菅輰κ謶?,總跑神兒到他倆的《匆匆那年》去,這部電影看熱鬧可以,看故事不靈。”還有觀眾覺得影片“剪輯有點亂,故事有硬傷。片中孫悟空從頭到尾一直扯著嗓子喊‘不服’,然而因何不服、他的痛苦迷惘糾結,都沒有展現”。
原著作者:
有變化才有生命力
對于影片被書迷吐槽的“毀原著”問題,《悟空傳》編劇、原著作者今何在通過微博感慨“原樣拍一遍罵的可能更多”。
據悉,電影《悟空傳》可以視為小說的前傳,故事發生在大鬧天宮之前,未成為“齊天大圣”的孫悟空不服天命,向天地發起抗爭。雖然這種重新創作引來一些原著粉的微詞,但今何在卻贊同這種改編:“我也不希望電影就是全盤翻拍小說。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對西游的想法放進來,有變化才有生命力。”
對于書迷吐槽的情節改編,今何在解釋:“我寫《悟空傳》的時候,不在乎書能不能賣出去,不在乎別人怎么看,那個時候是任性的,但是現在做一部電影,不是你自己投錢,你不能想拍成什么樣就什么樣。現在這個樣子是老少咸宜的。”今何在承認,從2000年初創作“天蓬”與“阿月”、“悟空”與“紫霞”等故事,到今天影片上映,已經過去了17年,受眾群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西游”主題創作本身“勵志”“成長”等元素始終沒有變。
《悟空傳》導演郭子健則回應稱,“從第一天就知道書迷會罵”,“但我們為什么要重復17年之前的東西?我從來沒有違背過《悟空傳》的精神,只是情節不一樣。”他認為,小說《悟空傳》之所以會受到如此多人的喜愛,是因為每個人看到《悟空傳》的時候都能看到自己的青春。
“孫猴子”常帶來
可觀的流量和收益
作為一個“超級IP”,《西游記》的故事被改了N次,這些年以《西游》IP為主體、以孫悟空為主角的影視劇,締造不少票房奇觀,貢獻不少行業話題。因此,也有說法是,“西游記”已成為國產電影第一IP。
除了正在上映的《悟空傳》外,還有多個版本的“西游故事”在路上:以“女兒國”故事為藍本的作品就有電影《西游記·女兒國》《西游記之女兒國奇孕記》《春光燦爛豬八戒之情迷女兒國》和網劇《女兒國》等。
為什么孫猴子會“年年見”?首先,對觀眾來說,這個故事十分熟悉,而且承載了大量的情懷,把《西游》故事搬上銀幕,基本能達到“老少咸宜”、最大限度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目的。
此外,對資本來說,“孫猴子”常常帶來可觀的流量和收益。自從2013年《西游降魔篇》狂攬12.48億元票房之后, “西游IP”儼然成了票房保證:《西游伏妖篇》收16.56億元,《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總票房12.01億元,《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總票房10.46億元,《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總票房9.54億元,此外還有《大話西游3》《大鬧天竺》等天馬行空的改編之作……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改編《西游》、派出猴子來“吸金”,儼然成了資本最保險、最容易達到收益最大化的捷徑。
頭評
IP經得起無限開發嗎?
文/莫斯其格
可以肯定的是,在投資的追捧下,對西游改編的“套路”不會停歇。“取經”路漫漫,大圣年年見。
其實,西游IP的開發如今并不僅僅局限于影視,包括動漫、網游、綜藝真人秀甚至歌曲改編,《西游記》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產業鏈發展。但是,即使是這么一個認識度極高的超級IP,也未必經得起無限開發。
僅僅從影視作品來說,如今不少打著“西游”旗號的作品,大多只是借用了西游之名,雖不缺經典和創新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是惡搞之作。作品的良莠不齊導致IP過度開發,“情懷”對觀眾來說變成一次次的謊言和失落,情感被動透支,實際上已不能說開發經典,而是消費經典。
西游是個好故事,好IP,從什么角度解讀都能實現IP的二次開發。不過,主創是不是有獨立思考,開發IP是急功近利還是基于對經典本身的無限熱愛?反復在銀幕上演的西行之路,究竟是取藝術的“真經”,還是票房的“真金”?觀眾自有評判。
【責編 付亞男】
掃描二維碼關注
延吉新聞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
相關熱詞搜索:悟空 票房 猴子 |
上一篇:《鬼吹燈之牧野詭事》插曲曝光 黃子韜作詞作曲 |
下一篇:袁泉談“唐晶”:女強人表面強勢 心底藏著脆弱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