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葉問3》票房造假 美媒:內地票房數據撲朔迷離 |
2016-0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參考消息網3月22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電影監管部門決定對一家虛假推高《葉問3》電影票房的電影發行公司處以暫停新發行業務的處罰,此舉發出了打擊票房造假的信號。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0日援引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的報道稱,《葉問3》發行方大銀幕(北京)發行公司承認為本月初在中國上映的這部功夫電影自購了5600萬元的票房。
報道稱,此外新華社援引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聲明說,《葉問3》確實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余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
大銀幕發行公司尚未對置評要求作出回應。
據新華社報道,電影局決定對大銀幕發行公司暫停新的電影發行業務一個月,對三家出票電商和73家影院提出嚴重警告。
報道稱,這部由香港演員甄子丹和前拳王泰森主演的電影在首映周末拿下4.7億元票房后,監管部門對其票房收入展開了調查。
不久后,中國國內媒體開始報道與《葉問3》相關的非正常時間排場和售票行為。國內媒體貼出的售票網站截圖顯示,一些影院零點以后在同一個觀影廳每10分鐘就排映一場《葉問3》,而且場場爆滿。報道還稱,午夜場的票價高達203元,是其他放映時段的數倍,從而幫助推高了影片的總票房。
報道稱,監管部門暫停發行方新電影發行業務的舉措向中國電影業發出了更加明了的信息,譴責大量自購票房為影片造勢的行為。
據業內人士說,這種在中國廣泛使用的營銷手段令近年來激增的中國電影票房數據顯得愈發撲朔迷離。
據中國電影監管部門統計,今年2月全國電影票房達到10.5億美元,超過北美市場票房近2.5億美元。據業內人士說,許多中國電影發行公司開始自購票房,因為這比做廣告更加劃算。
報道稱,發行公司購買電影票后,經常會轉賣給網上折扣售票平臺,從而收回一部分支出。
除了自購票房之外,中國的電影票房數據還因為低報票房等行為而失真。
報道稱,外國電影發行公司和制片公司曾向監管部門抱怨,中國影院為了避稅或者避免向電影公司支付票房分成而低報收入,給他們造成了損失。
【本網責編 付亞男】
|
相關熱詞搜索:票房 數據 葉問 |
上一篇:中國影視陷原創劇本荒?業內:擔憂與機遇并存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