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2014年作為中國電視的“喜劇元年”,各類型喜劇節目呈井噴式涌現。央視下大力氣,以中國版即興“老友記”《喜樂街》加入這場喜劇大混戰,如今首季收官,央視方面表示第二季將繼續探索積累。
9月12日晚,隨著第十四期節目在央視一套播出,《喜樂街》第一季宣告收官,最終的成績為,近2億網絡視頻播放量,40萬微博粉絲……
作為央視2014年傾力打造的喜劇節目,《喜樂街》在6月6日在央視一套次黃時間22:38分首播,當晚中心城市錄得最高收視率0.53%,最高收視份額達2.91%。據統計,《喜樂街》微博話題“#喜樂街#”閱讀量達2.2億人次,多次上榜由央視索福瑞與微博合力打造的微博電視指數前5名,節目播出當晚均上榜綜藝榜(瘋狂綜藝季)前3名。
而對于央視此番傾力加入娛樂節目混戰究竟是單純出于追逐消費熱點的考量還是另有深意,節目 制作方、央視創造CEO過彤說,“這幾年所有形態的電視節目都在井噴,從相親到選秀,從選秀到親子,好像沒有大家沒做過的,也沒有大家沒想過的。但這些表面的繁華之后,我的判斷是喜劇脫口秀將是未來一個很重要的品種,也是有著長遠發展潛力的品種。它不是收視率最有沖高能力的品種,但一定會是最具品牌傳播價值的品種。”
不難看出,在這一理念下,央視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喜劇脫口秀節目,《喜樂街》正是央視喜劇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作為此前創出一定知名度的《謝天謝地你來啦》的升級版,《喜樂街》以一條街上的四個好友為背景,設計了既整體連貫又各自獨立的種種故事情節,演員們在導演指令之下即興表演,用這種“半即興”的形式呈現一種全新的節目形態。
這種半即興的節目特點,讓節目在保持準直播態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可控性,降低了劇本的創作壓力。
《喜樂街》一期節目只需圍繞一個故事情節展開,過彤認為,吸引觀眾的就是這種準直播狀態,“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哪怕一個包袱沒有響,但觀眾可以根據劇情的發展一直看。”同時,這種半即興的狀態也有效地拓展了節目的表現方式,通常而言,演員是不能出戲的,但在《喜樂街》中,演員可以跳出角色說“導演不讓說,憋死我了”等等。
過彤說,“選擇這種節目形態主要是我們對吸引年輕觀眾的一種嘗試。首先,《喜樂街》增加了不少戲劇元素,每期節目可以獨立成章,置于整個節目中又彼此連續,有利于節目像美劇一樣保持連貫,增加粘性。其次,節目的影像風格頗有微電影的感覺,半即興形式特別像朋友聚會,互相之間開玩笑、聊天,我們希望這種輕松的風格能夠吸引年輕觀眾。”
此外,《喜樂街》還有一個新的角色設定,就是由主持人王雪純擔任的萬能導演、上帝編劇角色。她通過耳機給每一位演員下達指令,是節目進程的助推器,既參與節目之中又游離表演之外,給觀眾提供了一個第三方的觀察視角。
在過彤看來,這些都是起點。“作為一檔具有領先性的趨勢節目,在播出效果之外,更深層次的需求是整合資源,進行產業鏈的打造與開發。一個節目無法承擔全部使命,但可以由節目群來實現。隨著《謝天謝地你來啦》、《喜樂街》、《博樂先生微逗秀》的陸續熱播,央視一套喜劇黃金檔正逐漸成型,央視自主喜劇產業鏈探索也初顯成效。”
首季結束,央視方面表示《喜樂街》必將繼續,“情景喜劇往往需要一個很長時間段的積累。像《我愛我家》、《生活大爆炸》等等,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通過多年積累,最終形成了一批忠實觀眾,真正實現節目與人共同成長。”節目制片人王寧坦言,“作為剛剛播出完第一季,僅有14期節目的《喜樂街》而言,未來的路還有很長。觀眾們相當于才剛剛來到這條街,剛剛認識街上的這群人,假以時日,隨著今后節目的繼續 制作播出,喜樂街一定會越來越好。”(完)
【本網責編 胡驍】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4/0915/thumb_150_105_20140915095146487.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