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娛樂訊 (文/情情葉)由《永不磨滅的番號》班底打造的軍旅大劇《戰雷》 于昨晚(6月30日)在四大衛視和搜狐視頻的首輪播出落下帷幕。該劇曾被比喻為2013版的《士兵突擊》,而它的熒屏命運也和《士兵突擊》相似,在首輪播出收視不盡如人意。該劇在題材的選擇、動漫武俠元素的嘗試、對狗血、煽情、虐心等通用橋段的摒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上,都開了軍旅戲的先河。但由于主創對文藝情懷的過份執著,使得整部劇呈現出緩慢、溫吞的節奏,對習慣快餐式劇情的觀眾來說,很難立刻接受。
“排雷”這個題材向來是軍旅劇的“雷區”,拍攝難度大,缺乏對抗感,與軍旅劇里見怪不怪的各種慘烈場面相比,“排雷”幾乎是靜止的,目測過去顯得有點小兒科。即便是好萊塢大片《拆彈部隊》也多在戰爭環境上大做文章,對于拆彈的細節并未過多展現。《戰雷》選擇觸碰這個“雷區”且故事背景設置在和平年代,可見主創的膽識之大。正如導演徐紀周說的:“觀眾很快餐,想看砰砰砰的東西。”對早已經被各種大場面軍旅劇寵壞了的觀眾,溫吞的《戰雷》顯得很慢熱。
比拍攝排雷更高難度的是,《戰雷》想以純粹的方式展現一個人的成長。對抗、沖突向來是電視劇的收視法寶,《亮劍》里李云龍和楚云飛的英雄對決、《永不磨滅的番號》里,李大本事與孫成海、陳峰的惺惺相惜,都讓觀眾看得過癮。在《戰雷》里,導演徐紀周卻放棄了自己最為擅長的沖突戲,拍攝起人與自己的斗爭,講述一個刺頭兵最后如何戰勝自己的心雷成為一個有擔當、出色的士兵。這種詮釋方式需要人物形象的深刻雕琢,豐富的內心戲,細膩的演技,它更似文藝電影的拿手好戲。對快餐式的熒屏來說,難度就如同當初以電影語言挑戰電視市場的《圣天門口》,創新的同時也意味著寂寞。然而在妖魔化娛樂性和三觀盡毀的電視劇市場中,這種創新卻是可貴的。
特效:7分 將沉悶的排雷戲拍出大片感 氛圍營造稍顯不足
要將 “排雷”這樣單調的題材拍出新鮮感,特效不可謂不重要。《戰雷》里有接近20次拆雷排雷的故事,難得的是每一場掃雷戲都有意識地在鏡頭上、節奏上和情節上做出差別。
從劇集中段開始,各種各樣復雜的雷陣輪流上場,主創參考了世界各地各個戰場曾經出現的雷陣,還有一些古代的兵法、陣法與之相融。在后半段還加入了日夜阻擊戰、肉搏戰、地雷戰都混合在一起的戰斗方式,從而保證了視覺上的豐富性。《戰雷》嘗試用好萊塢式的鏡頭語言,呈現視覺上的大片感,如叢林排雷戰里的某些鏡頭甚至有《拯救大兵瑞恩》的感覺。為增加看點,《戰雷》虛擬了一些詭秘的雷陣。如幾乎不可戰勝的“雷公雷”, 按照精密的內在邏輯布置,只要拆錯一個就全盤皆輸。還有結合了中國五行八卦說的八卦雷、所有的機關都被隱藏水里的水雷陣……
遺憾的是,《戰雷》雖打造出好萊塢大片的模子,卻未得其精髓,除了特效上的不盡人意,其氛圍的營造上也不夠給力。作為一種相對靜止的戰爭形態,《拆彈部隊》的成功在于其緊張氛圍的營造,每個人都像是潛在的敵人,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讓觀眾有一種步步驚心的感覺。而《戰雷》的故事背景放在了和平年代,劇情背景上的欠缺使得排雷過程少了戰爭的刺激和驚險,加上整體風格也不夠統一,輕喜劇的風格和嚴肅沉重的基調交織在一起,使得排雷戲未能呈現最好的效果。
劇本創作 9分 武俠情懷動漫風格的融入
題材的局限注定了故事上的先天不足,于是《戰雷》在人物塑造花了極大力氣,意圖以個性推動情節。在人物塑造上《戰雷》無疑是成功的,劇中每個人一出場,個性就展現了七八分,高等的頑劣、趙保家的傻氣、陳晨的自負、林峰的孤傲……一目了然。
《戰雷》的劇本創作上呈現出一種理想主義,初看這部劇多少會被稍顯夸張的動漫風格所雷倒,也正是這種夸張,引發了不少爭議。觀眾評論最多的是,《戰雷》里的軍營生活太不現實,比如刺頭兵高等的離經叛道、兄弟間的各種搗蛋行徑,這些并不是人們傳統想法中的軍營生活。此外,《戰雷》的武俠解構也是該劇一大特色。劇中男一號“高等”活脫脫士兵版楊過,同樣個性狷介輕狂,同樣至情至性,同樣因為與軍營生活(門派生活)格格不入而被驅逐上山學藝,同樣遇到“世外高人”然后練就絕世功夫,同樣下山立功威震江湖。就連喜歡的對象,也都是大姐姐類型(姜錦的孤冷頗似小龍女)……讓人不禁懷疑,導演是不是照著楊過的模子來打造“高等”。而劇中另一個靈魂人物林峰則是典型的武俠小說里的世外高人形象,像獨孤求敗也像黃老邪,自負自閉,身有絕世神功,隱藏在深山野林中,布下迷陣考驗世人。
顯然,在老成的《殺虎口》和《永不磨滅的番號》之后,36歲的導演徐紀周想用自己世界里的年輕東西來激活軍旅生活的枯燥。所以從《戰雷》里看到的是年輕化、時尚化,潮得讓人有點訝異,動漫、武俠……年輕男性感興趣的元素都被揉進了劇中。年紀較長的電視觀眾會感到難以接受,而80后90后卻能迅速找到共鳴,或許這能夠解釋為何熒屏收視慘淡、網絡卻反應熱烈。
內核:9分 以不純粹的理想主義折射現實人生
徐紀周曾說過,他喜歡《高山下的花環》,他想借《戰雷》探知純粹的理想主義在新觀眾群里是否還有市場。但最后呈現出來的《戰雷》卻并不是這么純粹的理想主義。在觀眾以為這將是一部與《士兵突擊》一樣理想化的作品時,《戰雷》用現實的殘酷狠狠地扇了大家一巴掌。頗得觀眾歡心的小人物趙保家,身上有著許三多的各種特質,卻最終沒有許三多的完美收場,為了家人的工作安排和撫恤金,他以毀一目、斷一腿而退伍還鄉,結局讓人唏噓不已。
不難看出導演的野心,他并不想將《戰雷》打造成一部符合觀眾邏輯和審美的作品,如他所說,這是一部反市場的作品,一部有著超越于現實的理想主義 、最后又回歸到現實展現人生百態的作品。這樣一部劇看起來或許不如其他軍旅劇一樣過癮,但在某個程度來說,正是人生的沉重折射,值得一遍遍細品。
【本網責編 王研】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3/0701/thumb_150_105_2013070108261532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