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津巴布韋想把更多大象賣給中國 因沒資金保護 |
2016-0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津巴布韋環境、水利和氣候部長奧帕·穆欽古里日前表示,該國將增加對中國的野生動物出口,其中包括大象。穆欽古里說,“大象在目前旱災的情況下可能會很快死去,這不如賣給能夠很好地照顧它們的人”。
津巴布韋《先驅報》近日報道稱,穆欽古里表示,“津巴布韋擁有大量的野生動物,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來保護他們。而中國在這方面有杰出的成績,因此我們將增加向中國出口大象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數量”。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日報道,中方此前要求從津巴布韋購買更多的大象、狒狒、鬣狗等動物。自去年7月以來,津巴布韋已向中國出售了100頭大象,每頭售價大約4萬美元。新津巴布韋網站報道稱,津巴布韋共有約8.4萬頭大象,但該國只具備保護一般大象品種的能力。津巴布韋媒體稱,此次向中國出口大象將帶來60萬英鎊的收入。部分資金將用于打擊偷獵,提升反偷獵系統。
BBC稱,大部分出口至中國的野生動物都被送至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那里有約2萬只稀有野生動物。《環球時報》記者6日聯系到長隆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未得到更多回應。一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長隆野生動物園的動物來自很多地區,比如長頸鹿來自非洲,亞洲象來自泰國,馬戲團白虎來自孟加拉國等。
BBC援引批評人士的話稱,中津這樣的交易是“從后代的手中竊取自然資源”。不過穆欽古里表示,“出口至中國的大象生活得很好”。英國《每日電訊報》稱,津巴布韋這么做有自己的苦衷——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水源枯竭,抽水泵的燃料因政府資金短缺已經不再運轉。一名津巴布韋牧場主表示,出售動物是不得已而為之,“一些動物保護主義者意氣用事,很情緒化,不理解野生動物保護的現實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蔣志剛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的動物園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很快,增加了100至200種外來動物。他說,在國際上,獲得外來動物的方式以購買為主,按照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主權國家有權自己決定是否出口動物。蔣志剛說,中國有專門的動物進出口代理公司,動物園可以與其簽訂意向書,再向國家野生動物相關管理部門提出行政許可申請。動物園也可以自己從國外進口,但也要獲得國家野生動物相關部門的行政許可認證,并通過CITES批準,進口結果還要向CITES報告。
BBC稱,其他非洲國家也向中國出口動物。毛里求斯于2014年向中國出口價值9萬美元的5735尾爬行動物。幾內亞去年向中國出口340只靈長類動物,成為非洲最大的靈長動物出口國。
【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王欲然 環球時報記者 蘇靜 曲翔宇 陳欣】
【本網責編 付亞男】
|
相關熱詞搜索:津巴布韋 大象 中國 |
上一篇:國際油價跌破每桶35美元 創近11年來最低水平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