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在位于韓國京畿道坡州市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臨時安置所,韓國士兵將裝著遺骸的棺槨起運裝車。當日,韓國軍人將存放在坡州市的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的棺木起運至仁川國際機場。中韓將于韓國當地時間3月28日早7點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進行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選輝 實習生 邱冬勇) 每一個士兵都是一個母親的兒子,或者一個孩子的父親, 歷史、政治,“都不應該阻斷他們回家的路”。去年6月韓國總統樸槿惠站在清華大學講壇上的演講,引發熱烈掌聲。就在清華演講前,樸槿惠提議,要將位于“三八線”附近墓地中的中國志愿軍軍人的遺骸送還給中方。
從去年開始,中國和韓國雙方啟動了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工作。據央廣消息,今天上午,韓國方面把已經封棺入殮的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從臨時安置所運出,最終將在明天上午運抵沈陽并舉行交接儀式。
今天上午, 多名志愿軍老戰士、親人的烈士后代從首都機場出發,前往韓國接收戰友遺骸。
《法制晚報》記者懷著崇敬的心情,對這次“英靈回家之路”進行全方位的記錄。
上午現場
穿上志愿軍軍裝迎接老戰友
上午,在首都機場登機口處,前往韓國參加志愿軍遺骸移交儀式的四位志愿軍老戰士,都換上了寫有“中國人民志愿軍”字樣的軍裝,上面還掛上了“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交還儀式”的標識,上面印有中韓兩國國旗。他們拉出一個條幅,上面寫著:“戰友們,咱們回家吧!”
今年81歲的志愿軍老戰士吳曉嵐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她和老伴兒高亞崳都曾經參加過朝鮮戰爭,另外兩位老志愿軍是來自浙江溫州的孫鳳康和山東的何其芬,他們今年都81歲。
何其芬說,離自己參加朝鮮戰爭已經過去60多年了,這么多年里,自己心里一直記掛著這些犧牲的戰友們。“抗美援朝40周年、50周年、60周年的當天,我都穿上了這套軍裝,每次穿上都感覺又再次回到了那個年代,也會不由自主想起當時共同奮戰的戰友們。”
孫鳳康說,我們準備到韓國一下飛機就開始“排班”,夜里每人負責2到3個小時,讓戰友們在韓國的“最后一夜”有我們陪伴著。
明天上午,老人們還將共同為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進行啟靈儀式,同時護送靈車到仁川機場,“多陪他們會兒”。
烈士親人 人生中最重要就是接父親回家
“我們應該隆重地迎接英雄回家!”、“請大家帶去我對烈士的敬仰!”……今天凌晨1時,“志愿軍后代尋先烈墓園”的QQ群還不斷有消息在閃動。
這個群里匯集了至少50名以上的志愿軍后代,許多人的先輩至今埋葬在朝鮮半島,這個QQ群將他們聚集在了一起,去年7月底他們還組織了10人參與的“朝鮮戰爭志愿軍烈士后代祭掃團”活動,組織了抗美援朝志愿軍后人首次自發組團抵達韓國坡州墓地的祭奠活動。
17日晚,中央電視臺播報《韓國為437具中國軍人遺骸舉行入棺儀式》的這則新聞后,得知烈士即將“回家”,志愿軍后代們激動萬分。激動過后,群里的20余位志愿軍后代開始相約“去迎靈”。
“這其實是之前在韓國時,大家的一個約定。”成都人文國林說。他的父親文榮德當時任志愿軍180師538團副團長,帶領川西子弟兵近3000人奔赴朝鮮戰場。
文國林說,去年8月,他們一行10人順利前往韓國坡州市的中國志愿軍墓地祭掃。在回國前夜,大家在飯桌上熱淚盈眶。“對烈士后代們來說,可能人生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接父親回家,我當時就提議烈士們回國時,一定要去迎迎他們。”
《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昨天已經有多名志愿軍后代抵達沈陽,準備迎接遺骸。
癱瘓在床的弟弟找了哥哥60年
來自山西太原的韓曉燕是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烈士韓啟明的侄女。韓曉燕告訴法晚記者,“二伯”韓啟明是在1951年跟隨志愿軍180師539團赴朝作戰,再也沒有回來,得知犧牲后一直也沒有找到遺骨,對此,家人遺憾不已。“半個多世紀以來,我父親韓永義和家人也曾通過各種渠道多次尋找二伯的遺骸,但始終沒有結果。”
輾轉多年,韓家人遍訪各地,不放棄任何蛛絲馬跡。在包括原539團團長王至誠等人的幫助下,韓家人終于全部弄明白了韓啟明犧牲的事跡。
韓曉燕說,父親韓永義從1953年就給韓啟明的戰友寫信,了解韓啟明的情況,“我找到的信是對方的回執,從1953年4月回信來看,幾乎一個月一封,父親找了二伯伯60年!”
如今,韓曉燕的父親韓永義已是95歲高齡,癱瘓在床并患有嚴重的老年癡呆,卻依舊念念不忘他“英勇的二哥”。
“葉落歸根,我希望能夠找到二伯的遺骸帶回去安葬。”韓家人還希望在家鄉山西介休為韓啟明建一座烈士墓,“這也是我父親和家人多年來的心愿,給二伯一個身后的安寧處所。”
促成此次志愿軍遺骸“回家”的關鍵推動者是韓國總統樸槿惠。
她在去年訪華時在與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舉行會談時,表示愿將中國軍人遺骸歸還其家屬,此后中韓雙方就此進行密切合作,并最終促使此事順利進行。
據韓國《中央日報》稱,樸槿惠提議向中方交還志愿軍遺骸,是希望與中方面向未來建立新合作關系。
此后中韓雙方就歸還問題開始頻繁接觸,2013年12月韓方正式啟動對墓地的挖掘工作,分批對遺骸進行清洗和干燥,以及對遺物進行整理和登記。至此,志愿軍遺骸歸國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據了解,朝鮮戰爭結束后,我國一直沒有精確的志愿軍陣亡統計數字,絕大多數資料只描述“中國人民志愿軍傷亡36萬余人”。這是一個非?;\統的數字,只統計到萬人,還不分死者和傷者。
直到近年,精確的陣亡數據才披露出來。據遼寧省丹東市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研究員張中勇指出,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從地方最基本的縣區民政烈士名單里面,逐一進行核對,于2006年公布了志愿軍直接戰斗犧牲的人數為183108人。
除少數團以上干部和著名戰斗英雄運回國內葬在沈陽、丹東等地烈士陵園外,大約有18萬志愿軍烈士安葬在朝鮮。
【本網責編 胡驍】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4/0328/thumb_150_105_20140328124200643.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