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美“第一夫人”博客里的中國印象 |
2014-03-28 來源:新華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記者劉洋、婁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美“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北大演講以此為題。她身體力行,在過去的一周攜母親和兩個女兒,游歷北京、西安、成都三地,賞名勝,訪學校,做演講,觀民俗,品美食,大開眼界。
這是米歇爾的第一次中國之行,她每天更新博客和日志,記錄訪華之行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透過美國白宮網站的專題網頁博客,這位“第一夫人”的“中國印象”如何?
北京:“故宮堪稱座城”
米歇爾對教育問題非常關注,訪問北京的首站選擇了北師大二附中。“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來表達我這次訪華的重點——教育的價值和不同國家年輕人間的文化交流。”米歇爾在日志中這樣寫道。
談及陪同她的女主人,米歇爾說,彭麗媛“熱情而親切”。
米歇爾特別提到這所中學里的國際氛圍,她說:“這里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幾乎每個班級都在教授英語課程。很多中國學生計劃將來能夠出國留學,而美國則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地。”
游故宮,其宏大的建筑規模和精巧的裝飾讓米歇爾贊嘆不已。“紫禁城足夠龐大,大到的確可以成為一座城市了,它擁有上千座建筑和上萬間房屋。”這次故宮之行流連忘返,她希望有更多的時間感受這里的文化。
在北京大學斯坦福中心發表演講時,米歇爾鼓勵人們走出國門,通過交流改變人生。
米歇爾在22日來到了慕田峪長城,沿途的風光讓她覺得“寬闊而美妙”。這次游覽讓她覺得“特別激動”,“長城的長度幾乎相當于從美國緬因州到俄勒岡州的四倍”。
她也感嘆長城的工程之浩大,認為無數工匠為了建造它承受著沉重而危險的工作,“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有了今天屹立在這里的偉大建筑”。
西安:“令人著迷的中國古代奇跡”
西安之行盡管只有一天,卻也印證了米歇爾要“加深中國印象”的愿望。
米歇爾在日志中寫道:“如果在美國,西安至少排名第二,僅次于紐約。但是對于中國這個人口超過十億的國家,西安的排名還進不了前十。”
為什么米歇爾會有這樣的印象呢?要知道,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的人口380多萬,但西安有800多萬人口。在中國,除了北京,還有很多大型城市,人口眾多,相信不止是米歇爾,一般的外國人都會對中國之大、人口之多驚嘆不已。
在日志中,米歇爾提到與兵馬俑“面對面”,詳細介紹了她對兵馬俑的了解。她在參觀結束的留言中也將兵馬俑形容為“令人著迷的中國古代奇跡”,稱她和家人“會永遠珍視這次訪問”。
米歇爾西安之行的第二站是古城墻。在南城墻上,米歇爾和兩個女兒體驗了跳繩、踢毽子、扭秧歌、放風箏等民俗體育活動,并與市民熱情互動。米歇爾非常喜歡運動,經常打網球、籃球或者去健身房健身,但是這位“運動達人”嘗試了中國特色體育活動后,卻嘆息自己“可一點都不如年輕人”。
在這里,米歇爾感嘆:“城墻歷經戰爭、饑荒,見證朝代興衰。從城墻往下望,鬧市中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也有僻靜的居民區,與美國城市并無差別。”
成都:“中美雙方的共同點如此之多”
成都七中是中國的優秀學校之一。2000年4月,七中在全國發起成立第一家高中學歷遠程教育學校,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將本部課堂教學的視頻材料同一時間呈現在遠端學校,使其他學生能夠實時參與成都七中的教學活動,與七中教師雙向交流。
這一特色也吸引了米歇爾,她對學校的遠程教育系統非常感興趣,稱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有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
她在七中的演講中表示,美中兩國相隔遙遠,難免會有一些誤解和偏見,但通過訪問,她驚訝地發現雙方的共同之處如此之多。“中國家長和學生非常重視教育。為了給孩子好的教育條件,許多中國家長做出巨大犧牲。”
米歇爾說,自己的父母也非常重視教育,所以才有自己后來的成就,在這方面她的成長經歷與中國孩子也是相似的。
對于美中教育制度的差異之處,米歇爾顯然也有所了解。她寫道:“美國學生上大學需要考試成績、課外活動、論文和推薦信等,而中國的學生只能通過高考。”
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米歇爾對“熊貓外交”有了深切的認識。她在日志中寫道:“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中國就開始向法國、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贈送或租借大熊貓,以此作為與其他國家和人民交流、建立聯系的方式……對于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有著復雜國情、存在差異的大國,小的舉動可以意義重大。”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第一夫人 中國 印象 |
上一篇:全球去年災害經濟損失達1400億美元 |
下一篇:中國志愿軍遺骸將回家 戰友了一輩子心愿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