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樣子!00后已到達防疫戰場
2020-03-18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農歷庚子鼠年之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每個人的心都被疫情牽動著,當80后90后紛紛請戰一線,00后也在盡己所能為防疫作貢獻,曾經被守護的孩子,如今已長大成人。
延吉市公園街道園月社區的三位00后志愿者金世貞、宋振銘、李駿程,面對疫情,他們放棄宅家,勇敢站到了一線,既是臨時“宣傳員”,又是防疫“守門員”,彰顯青年使命擔當,在他們身上,我們有看到了當代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金世貞:我要和媽媽并肩戰疫,共同守護美麗家園
1月26日,大年初二,在接到緊急通知后,郭美燕就前往園月社區,和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一起開始了緊張忙碌的防疫工作,這一干就是40多天。郭美燕每天的辛苦,也被女兒金世貞看在了眼里。金世貞,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由于疫情,學校推遲開學。“像媽媽這樣的一線工作人員太辛苦,我也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看到公園街道的志愿者招募的信息后,金世貞第一時間報了名,主動參與防疫工作。當工作人員詢問金世貞想在哪個社區工作時,她直接選擇了園月社區,因為這樣就可以和母親在一起工作了。身為志愿者的她,金世貞幾乎每天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除了通過上門排查、打電話、發短信以及業主微信群提示等方式,對返延人員進行逐戶排查核實外,還協助社區在小區顯著位置張貼有關防疫通告和通知,對小區院落、垃圾桶、樓棟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消殺,給過往的居民發放防疫基礎知識宣傳單。
宋振銘:這是一場艱苦的戰役,不在其中,感受絕不會這么深!
在校大學生宋振銘在第一天主動找到園月社區報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時候,他就爭當抗疫一線的生力軍和先鋒者。當天,宋振銘領到的任務是對社區住戶再次進行電話家訪,確認近日有無外地返程人員、居民是否出現不適癥狀、宣講防疫知識等。本以為此活不難,沒成想,干起來才知不易。“頭一次一天打這么多電話,嗓子直冒煙卻不敢喝水。”,宋振銘說,“口干唇裂,還要始終保持熱情洋溢,特別是,前期已進行過幾輪排查,個別人家產生了一定的排斥情緒,得好好做思想工作。”幾個小時的連續戰斗,讓她聲音沙啞,累到不想說話。此外,他還要定時定點,穿上社區簡易防護服,帶著消毒噴壺對轄區內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樓道進行消殺,拿著小喇叭成為“流動哨”,對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安撫居民情緒,對不以為然的居民進行宣傳勸導,讓他們戴上口罩并教他們如何做好消毒。
李駿程:你們在前線奮戰,我在后方支援
就讀于延邊二中的高二學生李駿程因為課業繁重,不能長期參與到防疫一線,在新聞上看到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感到十分揪心,主動拿出自己的1000元壓歲錢,委托媽媽向社區捐款,用于支援一線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摸底排查期間,社區排摸工作量大,要逐一打電話詢問返鄉人員情況并登記在冊,以便后續隨訪人員進行挨家挨戶巡訪。李駿程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請纓加入志愿隊伍,利用周末課余時間加入電話排查組,一天打200多通電話,有時候對方不接座機,他就用自己的手機打,或者發短信;有時候,因為對方年紀大聽不清也講不清,他就扯著嗓子反復地講。“每天看到社區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沖在一線,走訪排查、發酒精、在各個崗亭值守,看到他們疲憊的身影,我也想盡一點我自己的努力,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李駿程說。
時光見證成長,磨礪鑄就青春。在社區“疫”線的年輕人重塑了00后的群像。對于他們而言,抗擊疫情就是一次最好的“成年禮”,從中不僅能夠感受到責任的重量,更能夠體會到擔當的意義和奉獻的價值。
延吉市公園街道園月社區的三位00后志愿者金世貞、宋振銘、李駿程,面對疫情,他們放棄宅家,勇敢站到了一線,既是臨時“宣傳員”,又是防疫“守門員”,彰顯青年使命擔當,在他們身上,我們有看到了當代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金世貞:我要和媽媽并肩戰疫,共同守護美麗家園
1月26日,大年初二,在接到緊急通知后,郭美燕就前往園月社區,和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一起開始了緊張忙碌的防疫工作,這一干就是40多天。郭美燕每天的辛苦,也被女兒金世貞看在了眼里。金世貞,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由于疫情,學校推遲開學。“像媽媽這樣的一線工作人員太辛苦,我也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看到公園街道的志愿者招募的信息后,金世貞第一時間報了名,主動參與防疫工作。當工作人員詢問金世貞想在哪個社區工作時,她直接選擇了園月社區,因為這樣就可以和母親在一起工作了。身為志愿者的她,金世貞幾乎每天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除了通過上門排查、打電話、發短信以及業主微信群提示等方式,對返延人員進行逐戶排查核實外,還協助社區在小區顯著位置張貼有關防疫通告和通知,對小區院落、垃圾桶、樓棟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消殺,給過往的居民發放防疫基礎知識宣傳單。
宋振銘:這是一場艱苦的戰役,不在其中,感受絕不會這么深!
在校大學生宋振銘在第一天主動找到園月社區報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時候,他就爭當抗疫一線的生力軍和先鋒者。當天,宋振銘領到的任務是對社區住戶再次進行電話家訪,確認近日有無外地返程人員、居民是否出現不適癥狀、宣講防疫知識等。本以為此活不難,沒成想,干起來才知不易。“頭一次一天打這么多電話,嗓子直冒煙卻不敢喝水。”,宋振銘說,“口干唇裂,還要始終保持熱情洋溢,特別是,前期已進行過幾輪排查,個別人家產生了一定的排斥情緒,得好好做思想工作。”幾個小時的連續戰斗,讓她聲音沙啞,累到不想說話。此外,他還要定時定點,穿上社區簡易防護服,帶著消毒噴壺對轄區內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樓道進行消殺,拿著小喇叭成為“流動哨”,對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安撫居民情緒,對不以為然的居民進行宣傳勸導,讓他們戴上口罩并教他們如何做好消毒。
李駿程:你們在前線奮戰,我在后方支援
就讀于延邊二中的高二學生李駿程因為課業繁重,不能長期參與到防疫一線,在新聞上看到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感到十分揪心,主動拿出自己的1000元壓歲錢,委托媽媽向社區捐款,用于支援一線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摸底排查期間,社區排摸工作量大,要逐一打電話詢問返鄉人員情況并登記在冊,以便后續隨訪人員進行挨家挨戶巡訪。李駿程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請纓加入志愿隊伍,利用周末課余時間加入電話排查組,一天打200多通電話,有時候對方不接座機,他就用自己的手機打,或者發短信;有時候,因為對方年紀大聽不清也講不清,他就扯著嗓子反復地講。“每天看到社區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沖在一線,走訪排查、發酒精、在各個崗亭值守,看到他們疲憊的身影,我也想盡一點我自己的努力,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李駿程說。
時光見證成長,磨礪鑄就青春。在社區“疫”線的年輕人重塑了00后的群像。對于他們而言,抗擊疫情就是一次最好的“成年禮”,從中不僅能夠感受到責任的重量,更能夠體會到擔當的意義和奉獻的價值。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環球網】吉林延吉“健康碼”上線運行 中新網吉林延吉3月9日電 (記者 郭佳)延吉市健康碼9日正式上線。官方呼吁民眾積極注冊,營造憑碼識人用碼辦事的氛圍,為疫情聯防聯控 ...
- 【中國新聞網】吉林延吉春耕備耕忙 線上備耕受熱捧 中新網吉林延吉3月10日電 (郭佳 翟羽佳)大地回春,農事漸起。走進吉林延吉市朝陽川鎮柳新村蔬菜基地,一座座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大棚 ...
- 【人民網】延吉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面啟動 延吉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面啟動,目前正在對改造小區內的違章建筑進行集中拆除。已拆除違章建筑140余處,面積4000余平方米。 據延 ...
- 【人民網】延吉市人防系統地下商場有序營業 延吉市人防系統地下人防商場于3月12日開始進行試營業。試營業期間,各地下人防商場防疫和安全生產措施實施到位,經營平穩有序。 據 ...
- 【今日吉林】延吉返鄉大學生慰問防疫一線醫務工作者 3月11日上午,延吉市返鄉大學生孫嘉、周婉婷、王汐如、胡金煜、陶安源五位同學懷著對防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無比敬佩和熱愛,來到延吉市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