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七彩課堂” 護航青少年成長
2025-04-22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近年來,龍井市梨園街道河西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優勢,持續整合資源、優化服務。針對轄區青少年多元化成長需求,創新打造“七彩課堂”品牌項目,通過“托、管、教”三位一體服務模式,為轄區少年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家門口”公益課堂,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
河西社區黨委積極引入紅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五老”志愿者及學校資源。依托“聽老黨員講紅色故事”活動,邀請離退休老黨員講述黨的光輝歷程與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讓青少年在聆聽中感悟紅色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同時,聯合在職黨員與轄區童心幼兒園開展“小手拉大手暢游博物館”主題實踐活動。孩子們走進博物館,通過實物觀摩、場景還原、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入了解龍井市的紅色歷史、發展歷程、民俗文化,厚植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河西社區統籌轄區資源,聯合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門,精心策劃“橙色防護課堂”系列活動。借助“七彩虹志愿服務”平臺,邀請司法志愿者走進轄區中小學校,開展“珍愛生命?安全同行”教育宣講活動,切實提升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主動對接梨園派出所,邀請經驗豐富的民警進校園,舉辦“青春不負債?遠離校園貸”反詐專題講座,幫助青少年認清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的危害,筑牢校園安全防線,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立足培育青少年法治素養,河西社區組織普法志愿者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聯合龍井市人民法院、龍井市第三中學開展“梨小二模擬法庭”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少年“零距離”感受司法威嚴,在實踐中培養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筑牢法治基石。
河西社區積極構建“運動 +”健康模式,聯合龍井市第三中學青年志愿者舉辦青少年趣味乒乓球友誼賽。通過分組對抗、技巧比拼等環節,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協作精神與頑強拼搏品質。依托學校體育場館和舞蹈培訓基地,組織轄區青少年參與迎新春文藝會演、親子戶外冰雪運動等特色活動,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健身,以運動強健體魄,塑造樂觀心態。
秉持“文化鑄魂”理念,河西社區深挖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課堂。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童心共筑中國夢”傳統禮儀講堂,通過漢服體驗、禮儀教學等形式,讓青少年感受中華禮儀之美。舉辦“五彩繽紛慶端午”民俗文化節,組織青少年體驗團扇制作、香囊縫制等傳統手工藝,在動手實踐中了解傳統文化內涵。開展“巧繪臉譜之韻?傳承非遺文化”主題活動,邀請專業人員現場指導臉譜繪制,讓青少年領略國粹藝術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為構建“行走的課堂”社會實踐體系,河西社區創建了“七彩”小記者團。組織轄區青少年走進延邊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近距離觀察科研過程,感受科技創新魅力。開展高校探訪活動,帶領青少年走進延邊大學,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樹立遠大理想。參加“警營開放日”體驗活動,讓孩子們了解警務工作,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沉浸式社會實踐學習,幫助青少年開拓視野,提升社會認知水平與創新實踐能力。
河西社區持續探索“家、校、社”聯動模式,號召青少年爭當“紅領巾小小樓棟長”,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帶動家庭參與愛國衛生月“人人動手、清潔家園”行動、民族團結“一家親”樓棟美化活動等。引導青少年從垃圾分類、樓道清潔等身邊小事做起,培養環保意識,以“小行動”撬動社區“大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活力。
如今,河西社區“七彩課堂”品牌項目,從多個維度滿足了青少年的成長需求,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成為關愛青少年成長的生動實踐。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來源:延邊新聞網
“紅色課堂”:傳承革命精神,筑牢信仰根基
河西社區黨委積極引入紅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五老”志愿者及學校資源。依托“聽老黨員講紅色故事”活動,邀請離退休老黨員講述黨的光輝歷程與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讓青少年在聆聽中感悟紅色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同時,聯合在職黨員與轄區童心幼兒園開展“小手拉大手暢游博物館”主題實踐活動。孩子們走進博物館,通過實物觀摩、場景還原、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入了解龍井市的紅色歷史、發展歷程、民俗文化,厚植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橙色課堂”:共筑安全防線,守護青春成長
河西社區統籌轄區資源,聯合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門,精心策劃“橙色防護課堂”系列活動。借助“七彩虹志愿服務”平臺,邀請司法志愿者走進轄區中小學校,開展“珍愛生命?安全同行”教育宣講活動,切實提升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主動對接梨園派出所,邀請經驗豐富的民警進校園,舉辦“青春不負債?遠離校園貸”反詐專題講座,幫助青少年認清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的危害,筑牢校園安全防線,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藍色課堂”:深化法治意識,培育法治素養
立足培育青少年法治素養,河西社區組織普法志愿者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聯合龍井市人民法院、龍井市第三中學開展“梨小二模擬法庭”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少年“零距離”感受司法威嚴,在實踐中培養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筑牢法治基石。
“白色課堂”:提升健康素養,塑造強健體魄
河西社區積極構建“運動 +”健康模式,聯合龍井市第三中學青年志愿者舉辦青少年趣味乒乓球友誼賽。通過分組對抗、技巧比拼等環節,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協作精神與頑強拼搏品質。依托學校體育場館和舞蹈培訓基地,組織轄區青少年參與迎新春文藝會演、親子戶外冰雪運動等特色活動,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健身,以運動強健體魄,塑造樂觀心態。
“金色課堂”:體驗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秉持“文化鑄魂”理念,河西社區深挖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課堂。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童心共筑中國夢”傳統禮儀講堂,通過漢服體驗、禮儀教學等形式,讓青少年感受中華禮儀之美。舉辦“五彩繽紛慶端午”民俗文化節,組織青少年體驗團扇制作、香囊縫制等傳統手工藝,在動手實踐中了解傳統文化內涵。開展“巧繪臉譜之韻?傳承非遺文化”主題活動,邀請專業人員現場指導臉譜繪制,讓青少年領略國粹藝術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黃色課堂”:實踐助力成長,開拓視野格局
為構建“行走的課堂”社會實踐體系,河西社區創建了“七彩”小記者團。組織轄區青少年走進延邊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近距離觀察科研過程,感受科技創新魅力。開展高校探訪活動,帶領青少年走進延邊大學,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樹立遠大理想。參加“警營開放日”體驗活動,讓孩子們了解警務工作,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沉浸式社會實踐學習,幫助青少年開拓視野,提升社會認知水平與創新實踐能力。
“綠色課堂”:踐行綠色環保,參與社區治理
河西社區持續探索“家、校、社”聯動模式,號召青少年爭當“紅領巾小小樓棟長”,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帶動家庭參與愛國衛生月“人人動手、清潔家園”行動、民族團結“一家親”樓棟美化活動等。引導青少年從垃圾分類、樓道清潔等身邊小事做起,培養環保意識,以“小行動”撬動社區“大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活力。
如今,河西社區“七彩課堂”品牌項目,從多個維度滿足了青少年的成長需求,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成為關愛青少年成長的生動實踐。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來源:延邊新聞網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