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漫畫《明朝那些事兒》第三季問世 狐周周創作 |
2016-06-20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明朝那些事兒》(以下簡稱明事)第三季漫畫上個月已正式問世,自第一季發布開始,其萌萌的畫風讓已經出版完結的明事再次刮起明朝熱,讓更多的人可以輕松地了解歷史,可謂老少咸宜。近日,信報記者獨家專訪了素來低調的漫畫版作者狐周周,聽她講述了為明朝那些事兒創作漫畫的故事,以及她最為欽佩欣賞的偶像崇禎皇帝。
被當年明月“召見”
和大多讀者一樣,狐周周也是在2006年左右在網上看到的明朝那些事兒,她也是眾多書迷中的一個,先前并未專門研究過歷史的她一下子被書中的內容以及幽默親民的形式吸引住了,從此開始對明朝的歷史越發感興趣。
作為粉絲,她試著畫了一些和書中內容有關的漫畫。一開始只是放到了百度空間和貼吧,也沒有想過要當專職畫家,只是作為一種分享,表達作為書迷對明事的喜愛。后來,一位網友把這些漫畫轉給當年明月看了,沒承想這成為之后專門為明事畫畫的契機。
2013年,當年明月主動找到狐周周,表示對她的畫風和敘事風格很認可,因為當時書已經完結了,他希望狐周周能用漫畫的方式把這本書的價值延續下去,做成一個新的系列。
古人八卦成素材
狐周周為明事創作的漫畫,不單只是原著文字內容的漫畫版,還有一些自己根據歷史書籍中的故事改編而成的漫畫作品,被稱為“周周的明事兒小劇場”,豐富了明事漫畫版的內容,“明事寫的時候偏重歷史主線,但我個人會喜歡看一些歷史人物的花邊小八卦。”
比如《巧對錄》中說:名將于謙手下有一個兵部侍郎叫項文曜,他為了巴結上司,日夜跟隨于謙不離左右,常常附在于謙的耳邊悄言密語,時人譏為“于謙妾”。這一段典故就被狐周周畫成了漫畫,一并附在了明事漫畫版的書中。
自學成才畫萌漫
狐周周并未接受過科班專門的訓練,畫畫只是自己摸索而得的技能,作品一開始發到網上,有網友評論說有點類似蔡志忠、朱德庸的Q版歷史形式,但她本人并沒有借鑒過,“若說靈感來源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的機器貓,因為機器貓的臉很圓,眼睛像豆子,而且最開始的Q版初稿的臉都是比較圓的,畫風也在逐步演變,第三本和第一本之間的變化就很大。”
在創作之前,狐周周還會查找明朝衣冠服飾方面的資料,力求不在史實方面出錯誤,看似簡單的漫畫其實背后卻蘊含著大學問。
除了為明事畫萌漫,狐周周的作品也不單單是走“萌”路線,比如《罪槐》,是以崇禎皇帝為主角的作品,如今還是草稿,在畫完明朝系列后才會好好畫自己的東西,就會多一些寫實的漫畫作品。據了解,明事漫畫版第四本已經進入了動筆狀態。
用畫筆為崇禎正名
談及她最喜歡的明朝人物,她說是崇禎。
崇禎我們并不陌生,他就是明思宗朱由檢,崇禎是其年號,他16歲登基,不久就智除魏忠賢,在大明朝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可惜崇禎無力回天,在京師陷落后,他自縊身亡。這位中國最為勤勉的皇帝,也是最為悲劇的皇帝。
狐周周說,在為明事嘗試畫了一些漫畫后,就突然迷戀上了崇禎,從此專心畫崇禎,從一開始的畫著玩,變成了用畫畫的方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偶像。崇禎的爭議很大,大家對這個名字的了解大多是從金庸的小說《碧血劍》而來的,以及后來的百家講壇也都說過,這導致小時候大家對他的印象很不好,但是看了相關史料后卻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我覺得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太過相信一家之言,社會上一些負面評價,比如剛愎自用,小氣多疑,國破時還有三千七百萬白銀,崇禎很小氣等,如果去看第一手資料,這些謠言都是不攻自破的。
畫得像陸毅引熱議
狐周周第一張有關崇禎的畫是2007年畫的,那時她剛上大學,之后將近十年,一直在畫崇禎。她自己創作過一張崇禎皇帝的畫像,畫得特別像陸毅,在網絡上也引起過熱議,因為畫得太年輕,沒有胡子,但是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實際上崇禎并無傳世畫像,現在流傳的其實都是后人根據想象創作的。
狐周周本人還是崇禎貼吧的吧主,她從原先只有13個人的小吧發展到5000人,大家不僅僅是因為看到了崇禎的畫像,更多的是出于對歷史的熱愛,以及對崇禎的欽佩。
狐周周認為,崇禎的一生是非常悲劇的,但他的氣節卻影響了自己,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讓更多的人能客觀審視歷史人物,這對整個社會風氣也是十分有利的。
記者在查閱了崇禎皇帝的生平后,也不禁被這位命途多舛的帝王打動,他在煤山上吊前,曾咬破手指,在衣襟上留下了一份特殊的遺詔:“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證券公司的 基金專員
別看狐周周為“明事”創作的漫畫很火熱,但她本人其實十分低調,在網上有關其介紹少之又少,記者了解到,之所以叫狐周周,是取胡謅諧音,頗有自我調侃之意,而恰好崇禎皇帝的皇后也姓周,故名狐周周,談及此事,狐周周還有些羞澀。
她本人是在一家證券公司擔任基金專員,白天上班,晚上畫畫。而且平日里還喜歡穿漢服,家里人對此也是非常支持。她還經常會和小伙伴們去景山公園的明思宗殉國處以及明十三陵之一的思陵憑吊。有趣的是,記者還留意到,狐周周的手機殼印制的也是崇禎畫像,看來是真愛啊!
【責編 季芳旭】
掃描二維碼關注
延吉新聞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
相關熱詞搜索:明朝 事兒 漫畫 |
上一篇:昆凌為小周周生日學完蛋糕學花藝 還將學做小禮服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