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姚貝娜成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引爭議 |
2015-06-16 來源:西寧晚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已經去世的歌手姚貝娜,被評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廣東省候選人。簡介中,姚貝娜熱衷公益的一面得到描述:2006年起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公益品牌欄目錄制,隨《歡樂中國行》、《心連心》等欄目赴全國各地演出。她擔任“粉紅絲帶乳腺健康粉皮書”宣傳大使、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抗癌宣傳健康公益大使等。不幸病逝后,她的眼角膜捐獻給了多位受捐者。
明星身份讓姚貝娜候選的消息再次引發關注,引起爭議。爭議有兩個:一個是,已經逝去的人還可以成為道德模范的候選人嗎?為何有那么多健在的道德模范不去表彰?另一個是,娛樂明星是否可以成為道德模范候選人?娛樂明星熱衷慈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包裝和營銷的策略,明星在利用其身份推動慈善的同時,也已經獲得了公眾贊許和市場回報,怎么可以再把道德模范的稱號賦予他們呢?
對于道德模范的評選和評價,我們通常會有一種刻板成見:道德模范一定是平凡的人干出了不平凡的事。平凡的人,說的是他們職業普通、身份簡單、生活簡樸,有時甚至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不平凡的事,說的是他們的付出感天動地、出人意料、富有沖擊力,最好是在某個特殊情境中作出驚人舉動。如此,才能產生一種沖突張力和反差效果。如果道德模范只是特殊時間點上的巨人,或者行為高到讓人不可模仿,那么即便他們作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們是道德上的巨人,人們學習的熱情也不會太高。
從這個角度看,姚貝娜成為道德模范候選人反而是一件好事,在迎來爭議的同時,也在打破關于道德模范的“刻板成見”——在道德模范的評價中,需要表彰的是精神和力量,至于表彰對象的面孔是怎樣的,不應該有定論。那些最初看起來不像道德模范,但實際上是人們可以學習的人,他們當然可以是這個社會學習的道德榜樣。無疑,熱衷慈善、積極向上的姚貝娜就是這樣的人。即便她已離去,但她的影響其實還在,還可以長久存在。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候選人 模范 道德 |
上一篇:網劇《盜墓筆記》贏點擊輸口碑 劇情特效均遭吐槽 |
下一篇:“黑貓警長”大電影《翡翠之星》定檔八月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