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一劇兩星”下影視人積極求出路 聚焦“多屏” |
2015-06-12 來源:法制晚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從年初至今,電視劇“一劇兩星”政策實施已經半年。昨天,在上海電視節的白玉蘭論壇上,制片、導演、編劇及各方代表人物齊集一堂,真實講述了中國的影視人從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積極尋求出路的姿態。其中,騰訊視頻主辦的“一劇兩星下電視劇新策略”與SMG尚世影業主辦的“多屏‘劇’焦 共贏未來”兩場論壇成探討主力。
上有新政規范,下有觀眾期待,在電視臺收視遭遇多方壓力時,電腦、手機等多屏渠道概念被業內大腕頻繁提起。改變傳統模式,打造即拍周播劇,成了業內的共識。大腕共聚《法制晚報》今日圓桌,敢問新政“劇”焦,路在何方?
影視公司配套完善
終極目標一劇零星
我覺得未來必然是“一劇一星”,“一劇一星”需要大家都做好準備,這個不單單是我們自己行業。
我們國家的法律,對版權的保護,對整個行業的保護,甚至說未來出售版權跟其他的產業都需要達到“一劇一星”的標準。也就是說,需要版權機構、電視臺、視頻網站多方面對產權進行保護,讓優質影視劇收益有所保障,這樣才能順理成章的達到“一劇一星”。
“一劇一星”也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希望我們行業體制、機制更完備,朝著“一劇零星”方向發展(版權不一定賣電視臺),這需要觀眾收費模式的培養、版權的重新規劃,和現在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但是我相信未來會有這么一天。
(侯鴻亮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制片人、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
重新定義 劇已非“電視劇”
我們電視劇的生產者,面臨挑戰很多。就說電視劇本身,之前叫“電視劇”,但是我們現在應該叫“劇”,以后是不是還用電視劇這個名詞,都需要重新定義,因為渠道在發生變化。
就我們自己來說,想以周播劇定制劇為切入口,探索網臺聯動。我們東方衛視應該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一天的周播劇,這個在各個衛視中間還算比較新的做法,我們的周播劇,在定位和定義上面,可能會跟湖南和江蘇有一點不一樣。
我們希望聯手視頻網站,探索互聯網加影視的網臺聯動形式。以前臺網聯動,電視臺播出一個劇,互聯網再播出,現在很多可以倒過來,先從網策劃,然后尋求臺的播出。
(陳思劼 SMG尚世影業總經理)
導演編劇唱衰傳統模式 即拍周播才是出路
我對傳統播電視劇的模式一直不太看好,已經唱衰傳統電視劇模式5年了。現在雖然還存在,但是比起以前一年有一兩部影響力大的電視劇,現在可能幾年出一部比較好的。傳統模式違背了電視劇創作規律。
我從2012年就開始摸索,想做周播季播劇的形式,但是一直在電視臺碰壁,后來轉身投向互聯網。
在做周播劇的時候,我發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我找了大量的85后甚至90后的年輕編劇,他們跟我聊美劇的時候,聊得特別嗨,但是當我說,你回家寫一個大綱,交過來的還是傳統電視劇的大綱,包括拍攝團隊也是這樣,告訴他們邊拍邊播,這些年輕人都說這事兒不可能。
后來,在我強硬的推動之下,一邊摸索,一邊碰壁,一邊尋找經驗,現在基本上做到邊拍邊播,差不多能一周播兩集的節奏。
現在很多電視臺翻過頭來跟我聊,問有沒有做周播劇的可能性和項目。但是多數人還是想把正常的傳統電視劇,切分成周播的形式,這是換湯不換藥。
(滕華濤 著名電視劇導演、制片人、監制)
思路應單純
渠道影響創作
多屏時代,在創作思路上來說,不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創作本身應該很單純的,追求精致的作品,追求非常好的質量,不需要太多考慮你的受眾究竟是誰。
但是,從創作內容上來說,必然受到時代的影響。我有一個作品《地獄的第19層》,前些年拍過電影,這個作品創作中有些超前多屏,最近電影要翻拍,網劇也要翻拍,我覺得這當然是多屏時代對我們創作的影響。
我從小喜歡看日劇、美劇,其實它們就是周播劇的概念,制作精良,到現在為止,兩代人都是喜聞樂道的。
我現在創作項目就比較呼應這樣的時代,文字在我自己的微博上連載,最早大家從微博上讀到小說故事的一二萬字,若干個故事,然后明年做成周播劇。
(蔡駿 作家)
多屏代表
全年購劇費用 頂一個一線衛視
視頻網站最終在平臺上播出的電視劇基本上覆蓋了現在衛視播放的95%,可以滿足我們平臺所有用戶的看劇需求。我們計算了下,每年騰訊視頻在買劇的投入上可以頂一個一線衛視了。
事實上,影視產業鏈的馬太效應特別嚴重,發行到二線的電視劇或者質量一般的電視劇很可能價格幾年都不變,有的還可能下降,高品質電視劇的價格就猛漲,所以我們對版權劇的投入會隨著市場需求、市場體量以及受眾覆蓋量而變化。一旦做出決定,我們就會把版權劇市場的高品質電視劇都規劃進來,據此來做預算。
今年上半年口碑好的版權劇不多,半年來就只有一個《虎媽貓爸》,現象級的電視劇暫時沒有。
現在受眾非常聰明,不會全盤接受播放平臺的內容。原來坐在電視機前不用動腦子,大爺大媽們也可以坐一下午。但是到了移動互聯時代,用戶就有了選擇權,如果視頻網站提供的內容不好,那就不看。所以我們一方面在賣電視臺在播的版權電視劇,同時也在打造網劇,為用戶提供多一種可能性。
(方芳 騰訊視頻電視劇中心副總監)
(記者 王磊)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影視人 多屏 出路 |
上一篇:上海電視節電視劇市場冷清 “改編”成救命稻草 |
下一篇: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 紅毯迎來近400位明星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