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奧斯卡告別“大片時代” 評判表演審美穩定 |
2015-02-28 來源:京華時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沒有了自拍梗和小李梗,有人說今年是奧斯卡的小年。但我們并不同意這種說法,淡化了一切插科打諢,今年的獎項之爭是電影美學之爭,頒獎后的評論也不再只圍繞哪個女明星的裙子更美,而是更多回歸到電影本身。2015年,87歲的奧斯卡就像個遍嘗美味的食客,當大洋彼岸的我們還在饕餮突然而至的“大餐”,它卻追求起了清淡雋永的養生口味。
□轉變
從“大片時代”到“文藝復興”
別看現在的奧斯卡像個文藝青年,曾幾何時,它也有過偏愛大片的時代,這個時間就在剛剛過去不久的21世紀初。1999年和2001年的第71屆和第73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獎曾經分別頒給了《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和《角斗士》,兩者都是非常典型的商業片。1998年,在全球席卷了18億美元票房的《泰坦尼克號》,同樣在奧斯卡上拿下了11項大獎。到了2007年,奧斯卡還把最佳影片頒給《無間道風云》。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馬丁·西克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彼得·杰克遜等一大批商業片導演都是奧斯卡的常客。
真正的轉變大概發生在2010年第82屆奧斯卡上,影史票房冠軍《阿凡達》在投資不到1500萬美元的《拆彈部隊》面前敗下陣來,標志著奧斯卡“大片時代”的告一段落,文藝之旗緩緩上升。
影評人電子騎士認為,奧斯卡的轉變是有意為之。原因之一是前些年有些評選結果遭遇評論界抨擊。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認為是現在北美電影產業中,大片與獨立電影兩大體系分化得越來越明顯,“商業大片現在風格性明顯減弱,而藝術影片則強化自己的藝術特征。作為一個行業內獎項,奧斯卡如果偏重《銀河護衛隊》這種商業大片很容易讓人感覺藝術性不夠,所以它理所當然要選擇一些藝術影片”。
影評人周黎明介紹,今年奧斯卡的文藝口味也受到一些批評,“以往還會盡量平衡商業和藝術兩個方面,比如去年最佳影片給《為奴十二年》,最佳導演給《地心引力》,到了今年一些不錯的商業片卻連提名也沒有了。太小眾也會影響到其商業前途的。”他預計明年奧斯卡或許將更加兼顧商業和藝術。
□不變
流水的表演鐵打的審美
雖然近幾年轉變巨大,不過奧斯卡也還有它比較穩定的方面,這集中體現在它對表演獎項的評判上。“殘障路線”和“技巧演法”一直是獲得表演獎項的兩大法寶。
電子騎士表示,今年的影帝之爭主要集中在小雀斑和“鳥人”扮演者邁克爾·基頓之間。小雀斑明顯走的殘障路線,表演夸張、情緒化,基頓的角色則是相對比較獨特的神經質和緊張、頹廢,更加內斂。相比之下,奧斯卡的眼光還是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對“雨人”那種角色的欣賞。
女明星比較容易走的也還是扮丑路線和打悲情牌。奧斯卡一向喜歡細膩、豐富的角色,所以摩爾的表演風格很符合。最佳女配角阿奎特的表演相對紀實,她拿獎也和她本身的知名度不無關系。
□差異
好萊塢開始養生中國電影還很“餓”
當我們的票房不斷向好萊塢看齊的時候,好萊塢卻追求起了文藝。我們和他們之間,差的到底是什么?
電子騎士給出一個形容:“好萊塢現在是吃飽了多年,撐得有點發慌,已經開始追求‘養生’了;而中國電影現在是山珍海味一下子擺在面前,什么好吃吃什么,也不管是不是有營養。”
兩位影評人認為,在其它的評判緯度上,中國電影行業內獎項應當學習奧斯卡,繼續加強權威性。“有人說奧斯卡保守,但電影這個行業原本就是作坊式的行業,有比較強的傳統性。保守一點比年年更換合適。其次它很嚴謹,我們這兒的評獎現在很多流程和規則不夠嚴謹,就是圖大家都開心,沒有把獎項真的太當回事,對新人的鼓勵也不夠。”電子騎士說。
周黎明表示,好萊塢給中國電影最大的啟示就是實行雙軌制,既能拍合格的商業片,也要拍一些不以賺錢為目的的藝術電影。另外他認為目前國內電影獎項普遍缺乏清晰的定位,“我比較看好導演協會的表彰大獎,它的機制有點像奧斯卡,都是同行在評。這幾年評出來的結果我也在關注,非常有說服力”。
□鏈接
《鳥人》等影片將在京展映
25日,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公布了首批展映片單,除了《美國往事》《教父》三部曲等經典老片外,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也入圍展映,本屆其他奧斯卡獲獎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模仿游戲》也將展映,奧斯卡提名影片《消失的愛人》《利維坦》也在展映名單上。
□奧斯卡佳片
《鳥人》遠不止于形式主義
很多人以為《鳥人》勝在“一鏡到底”的攝影和場面調度。實際上,《鳥人》骨子里是十分典型的好萊塢情節劇,所有事件都集中在幾天之內講述,情節展開的場所也集中在一家戲院,這樣的方式易于展現角色激烈的交鋒。電影直面明星衰老問題,與一些經典的獲獎影片如《日落大道》《藝術家》等在主題上一脈相承。
《爆裂鼓手》爆裂外衣+勵志內核
《爆裂鼓手》頒獎季前半程的表現并不出眾,但后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它的酷。影片講了一個嚴師出高徒的故事,魔鬼方法和凌厲剪輯闡述溫情與善良的主題讓整個影片像J·K·西蒙斯扮演的老師一樣酷到爆炸,而且突出表現了絕不向平庸退讓半步的執著精神,與本屆評獎的主旋律暗合。
《布達佩斯大飯店》舞臺化風格的作者電影
這是去年很多文藝青年心中的最佳作品,導演韋斯·安德森在美術、舞臺、戲劇、攝影方面的修養甚至讓人顧不上贊嘆他在電影方面的才華。看似花哨的舞臺化表象既掩蓋又彰顯了他于這部影片的野心,形式之外這部影片包裹著安德森的思考,在情感上也有著深情款款的一面。
《少年時代》打破紀實與虛構界限
理查德·林克萊特的《少年時代》要算本屆奧斯卡上最富有實驗精神的作品了,它實現了很多電影人心中的理想拍攝狀態:12年拍成一部電影,盡量淡化戲劇沖突,把一切交給時間去打磨,打破了紀實和虛構電影的界限。(記者 聶寬冕)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奧斯卡 大片 時代 |
上一篇:電影《三體》將開拍 主創陣容未確定 |
下一篇:“限外令”下達 境外劇虛高價格有望回歸正常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