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創團隊、演員、姜嵐昕及免費大學領導合影留念

《山那邊》正式首映現場觀眾
中新網12月7日電 每年的12月6日,是歐洲傳統的“圣·尼古拉斯日”(St. Nikolas day)。傳說每年的這一天,尼古拉斯都會給孩子們帶來糖果和小禮物。在2014年的這一天,中國首所免費大學——北京華夏管理學院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中國首所免費大學-北京華夏管理學院創始人姜嵐昕老師為原型拍攝的微電影《山那邊》在京舉行首映式,這部影片被稱為中國首部紀錄式勵志微電影。
作為一個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農后代”,現在的姜嵐昕已經成為青年人心中勇于奮斗和承擔責任與使命的典范,而這部影片,則是獻給那些有大愛之心熱心公益人士的一劑強心針,是獻給天下老師、父母、孩子寶貴的精神勵志食糧。
電影放映前,北京華夏管理學院的學生獻上了自編自演的舞蹈《謝謝你》,以此來表達對觀眾和一直鼎力支持免費大學教育事業的愛心人士的由衷感謝。姜嵐昕老師認為:“人生最偉大的不是輝煌的成果,而是開始了別人認為不可能的草創”影片由此拉開序幕。隨著情節的跌宕起伏,現場觀眾隨之感嘆、感動,甚至有的泣不成聲。貧苦的生活、至愛的親情、淳樸的民風、堅強的斗志,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著同樣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的人們。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姜嵐昕更樂于放下區別心,以拔別人的苦為去己苦,以予別人樂為己樂。這三年來,姜嵐昕老師對于不能享受高等教育的貧困學子一直抱有特別的關注,并以極強的使命感和大愛精神推動了免費大學這一公益慈善事業的成立和運轉。電影中,一個真實的鏡頭感人至深。2011年11月11日,姜嵐昕在“百家企業聯盟發起免費大學行動”現場深情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深山,能夠和城市的孩子一樣同處一片教育的藍天;夢想有一天少數民族孩子走進校園同鑄民族情誼;夢想有一天農民工后代的孩子同享免費的教育。請所有的世人見證:我要投入一生的心血、傾注一生的智慧、整合一生的資源、貢獻一生的財富將免費大學的事業進行下去,我將用我的生命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姜嵐昕和現場觀眾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借錢上學,我不愿意我的悲劇在下一代人身上重演。我們免費大學的‘免費’名副其實,對于滿足‘特優、特困、特長’條件的學生,北京華夏管理學院將全部減免學費、實訓費和住宿費。”
現場觀眾紛紛表示看完這部微電影對姜嵐昕老師和免費大學又有了新的感受:“姜嵐昕院長雖然出生貧寒,但是他并沒有妥協,而是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他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奉獻教育事業,這種大愛天下的善心讓人敬佩:希望姜院長的事業能長長久久,能一直把‘免費’放在‘大學’的前面。這份任重道遠的責任,不僅需要姜院長用自己的力量支持,更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奉獻自己的力量,讓這個充滿大愛的事業能永遠持續下去。”
據了解,北京華夏管理學院于2009年被姜嵐昕代表的世華智業投資集團收購,并于2011年11月11日起宣布實行免費辦學。學院嚴格按照“三特公益計劃”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優選,只有具備“特優、特長、特困”條件的學生通過學院組織的優選考核正式錄取后,就能享受免費教育。(中新網IT頻道)
【本網責編 胡驍】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4/1208/thumb_150_105_20141208093201876.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