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今年暑期檔票房破90億 話題之作吸金能力強 |
2014-09-05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自6月開始,截至8月31日,2014年暑期檔以破90億元的票房成績收官。
隨著中國影市繼續高速發展,今年的暑期檔在票房上又創新高,誕生了新的內地影史票房總冠軍。這個夏天,有笑有淚,有話題有口碑,有小四,也有韓寒,帶給了影迷無數的奇跡與驚喜。在此,讓我們回顧總結一下過去的這兩個多月,看看這個傳奇的檔期是如何締造的。
數據來自EBOT藝恩日票房智庫
數據
票房突破90億,遠超去年58億
據EBOT藝恩日票房智庫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內地電影總票房累計達197.6億元,即將觸線200億元大關,觀影人次超過5.4億,暑期檔大盤累計進賬超過90億,較2013年檔期58億的總票房同比增幅超50%。
今年暑期檔共有15部影片過億,在這15部影片當中,華語影片占據8部,好萊塢為7部,基本打成平手。
華語影片方面表現超出預期,以《分手大師》《后會無期》《小時代3》為代表的華語陣營絲毫不落下風。不論是大制作古裝,還是小規模愛情喜劇,甚至是恐怖題材,都全面收獲不俗的市場成績,難得展現了華語片均衡的一面。
好萊塢方面,除《變形金剛4》的霸主地位之外,《哥斯拉》《明日邊緣》《馴龍高手2》等都具有上佳表現,在質量上也是呈現壓倒性優勢,尤其是壓軸暑期檔的《猩球崛起2》,更是既得口碑又得市場。無數影片的獲益,足以見得暑期檔周期長容量大的優勢。
今年暑期檔取得如此輝煌成績的最大功臣,非好萊塢科幻巨制《變形金剛4》莫屬。作為今年最為重磅的分賬片,該片可謂天神下凡,一舉斬獲近20億票房,接連打破內地數十項票房紀錄,遠超《阿凡達》13.9億票房,改寫了《阿凡達》持續4年的冠軍票房。而暑期檔的國產片冠軍則屬于虎口拔牙的《分手大師》。由于《變形金剛4》非全格式上映,因此幾乎所有的2D影廳都留給了后者。同時借助《變形金剛4》的威力,同檔期無其他任何華語大片敢前去叫板,讓這個看似最危險的檔期成為了最安全的避風港。
特點
且看且析暑期檔多種景象
跨界導演屢獲成功
從徐崢執導《泰囧》開始,跨界當導演便開始跟風,之后趙薇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將這種跨界推向高潮。今年暑期檔又添加兩名大將,分別是鄧超的《分手大師》與韓寒的《后會無期》,并且雙雙斬獲6億票房,取得巨大成功。或許跨界導演具有先天的優勢,首先其本身偶像明星的粉絲效應,外加自己對導演不同于往常的角度,都讓他們的影片顯得更有想法。接下來,還會有蘇有朋、何炅等跨界執導,這個風潮或將成為以后的主流模式。
爛影片高票房
通過15部過億影片可以發現,影片的口碑與最終的票房數字并不是成正比的。拿暑期檔霸主《變形金剛4》來說,北美爛番茄僅僅為12%,為系列新低,國內豆瓣評分6.7,勉強及格。而國內一眾爛片更是明顯,諸如《小時代3》《白發魔女傳》這些豆瓣評分在4分上下的爛片,依然收獲高額票房。這個暑期檔迎來了爛片高票房的巔峰。
話題比質量重要
不怕片子差,就怕沒人討論,今年暑期檔似乎更加印證了這個道理。從《分手大師》《小時代3》到《后會無期》,三部影片之所以能夠攜手破5億,便是通過其強大的話題性來加以實現。不論是《分手大師》的捆綁戰術、《小時代3》的粉絲戰術、《后會無期》的微博戰術,甚至還有《老男孩》的“小蘋果”神曲營銷,都形成全民討論的局面,讓影片始終保持一種高強度的熱度。反觀武俠巨制《繡春刀》,即便占據了強大的口碑優勢,但討論的范圍也僅限于影迷與圈內,無法將口碑進一步擴散,進而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的排片空間,因此就形成了爛片賣座好片賠本的兩個極端現象。
此外,和往年暑期檔的票房慣例不同,今夏七月份的票房熱度要高于八月。一部《變形金剛4》在七月上旬掀起了整個月的觀影熱潮,再加上《小時代3》《后會無期》《京城81號》這些熱門電影助陣,出現了暑期檔的第一個票房高點。而步入八月以后,國產片雖然在數量上取勝,但許多影片由于沒有做好前期宣傳,勢頭反而不如七月。
分析
引進片難尋蹤,保護月令市場“畸形”
暑期檔歷來被視作國產片的“保護重地”,今年也不例外,甚至比往年更甚。
縱觀今年暑期檔期間上映的影片,細心的影迷不難發現,在傳說中的“保護月”威力下,國產片在這兩個多月里的優勢十分明顯,反觀進口片則只能左避右閃,從6月27日《變形金剛4》上映,到暑期檔收官的8月29日的《猩球崛起2》,長達兩個月的時間里,除上述兩部巨制,只穿插了《哥斯拉》《明日邊緣》《馴龍高手2》等為數不多的幾部影片。而此番的保護措施造成的直接影響便是將整個市場憋得“畸形”,長時間無好萊塢大片坐鎮,從而導致《猩球黎明》首周轟出近三億的成績。而接下來學生開學后的9月檔期中,相繼有《敢死隊3》《分歧者》《超體》《不懼風暴》等近十部好萊塢影片扎堆,導致了大量的資源重疊和浪費。
為何會造成如此現象?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國內影市同步引進了多部好萊塢影片,包括《一觸即發》《極品飛車》《美國隊長2》《里約大冒險2》《逆轉未來》《明日邊緣》等,如此眾多的同步大片,將引進配額完全透支,為此,只能拿暑期檔開刀,讓國產片有一個趕超與喘息的機會。
其實,從歷年暑期檔的保護來看,每年的方向與策略都有所不同。2012年,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一家獨大,其最大的對手《盜夢空間》推遲到9月上映,拿到近5億票房;2011年則是將暑期頭號種子《變形金剛3》延期一個月,同樣造成饑餓營銷式的觀影報復,讓后者創造四天四億的傳奇;2012年是《畫皮2》獨斷專橫,壟斷市場的前提下拿到7億成績,也導致臭名昭著的“雙俠事件”,《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超凡蜘蛛俠》競爭慘烈;到了2013年,為減少保護月造成的負面影響,使用較為靈活的階段保護,甚至在7月底安插了一部7億級別的《環太平洋》,但本質沒有任何變化。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票房 能力 話題 |
上一篇:徐靜蕾張藝謀姜文等一起入選電影學院專業教材 |
下一篇:吳宇森新片明星人物海報曝光 將分兩部上映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