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漢語比賽扎堆 考中文怎能一味“掉書袋”? |
2014-07-10 來源:青年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漢語很忙。央視《中國成語大會》幾天前雖已落幕,但熒屏上依然一片猜字之聲。據青年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地衛視舉辦的漢語比賽節目不下10檔。在內容雷同之余,這些節目所考漢語題目也趨于冷僻、艱澀。這種“掉書袋”之風已經引發了一些觀眾的不滿。風生水起的漢語比賽節目,還沒有紅火多久,無疑已陷入瓶頸。此類節目何去何從,引發業內強烈關注。
跟風:漢語很忙,喜中有憂
《中國成語大會》已于7月6日閉幕,但其收視率已不能與去年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同日而語。“漢語很忙”被認為是其收視下滑的原因之一。中國文化界近年愈演愈烈的“跟風”習氣,在此次漢語比賽節目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去年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舉辦時,只有河南衛視《漢字英雄》與之競爭,結果是收視雙贏。而到了今年,當央視和河南衛視相繼開辦《中國成語大會》和《成語英雄》,想再接再厲時,局面已經變得有點復雜了。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云南衛視的《中國燈謎大會》、黑龍江衛視的《最愛中國字》、北京衛視的《于丹品味漢字》等漢語比賽節目相繼開播,爭搶收視率。
甚至一些電視臺還自己與自己“打架”。比如央視既有《中國成語大會》,但又辦了《中國謎語大會》和《詩行天下》。各臺的這些節目,雖然形式各異,但核心內容都是“用比賽形式來普及漢語知識”。在漢語的“狂轟濫炸”之下,觀眾對此類節目的新鮮感被迅速消耗殆盡。
“漢語比賽節目的興起,體現了漢語正受到1980年代以來前所未有的關注,母語的春天可能即將來臨。但現在節目形式單一雷同,這說明制作人對于漢語的理解還過于扁平。”《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昨對青年報說。
把脈:“掉書袋”式考法不可取
除了形式雷同外,這些節目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漢語“無難不考”,各種聞所未聞的生僻字、冷門詞全被翻了出來。昨天還傳來消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二季考題難度還要增加。上海辭書出版社語文詞典編輯室主任孫畢昨天對青年報記者說,如果要做漢語普及,那節目自然應考那些耳熟能詳的漢語字詞,此外,還可以考那些人們經常用錯,但錯得并不離譜的語詞。
“漢語比賽節目不能‘掉書袋’。在知道一個語詞怎么寫的同時,更要知道怎么去用。”孫畢透露,辭書社的品牌圖書《中國成語大辭典》目前正在醞釀推出一部“應用篇”,不僅告訴讀者成語的源流,還傳授如何使用。“語言的生命力就在于運用。”
黃安靖也認為,漢語比賽節目的“掉書袋”是一種走入歧途。“漢語是博大精深的,考法也是多種多樣,現在一味求偏求難,只能說明對漢語理解過于單一。”黃安靖還對一些漢語比賽節目請娛樂明星當評委很反感,“此類節目的重點還應在漢語本身。現在娛樂化了,感覺是拿漢語來玩一把,最終這類節目會像其他娛樂節目一樣,收視率難免下滑。”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一味 |
上一篇:香港男星張耀揚吸毒被抓 因出演"古惑仔"成名 |
下一篇:郭德綱回顧掐架經歷聊現狀:耍橫為了自我保護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