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屆柏林電影節主要獎項獲獎名單

《白日焰火》劇照

廖凡加冕影帝
搜狐娛樂訊 (文文周/文)不枉費十三部華語電影遠渡重洋來到柏林,競賽單元的兩部中國影片《白日焰火》和《推拿》,一共拿下九個獎項中的三個,其中,《白日焰火》繼《一次別離》后,再次同時拿下金熊獎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廖凡成為第一個獲得柏林電影節影帝的華人影星。連續幾年在國際電影節上表現黯淡的中國電影,在這樣一個夜晚突然揚眉吐氣,中國的影迷,也比之前任何一個時刻都期待看到這些努力在商業與藝術中尋找平衡的電影。
中國電影——找出路、找平衡
金熊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白日焰火》刁亦男、廖凡
最佳藝術貢獻獎(最佳攝影)——《推拿》婁燁
刁亦男上臺領取金熊獎時久久沒有說話,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不時說自己短路了,想不清楚,想把問題移交旁邊的制片人回答。
這部影片前前后后籌備了八年,刁亦男說自己寫了三個全新的劇本,可是拍攝計劃規劃下來總是幻影。又想要創作的自由,又想要更多的資金,更多的觀眾,刁亦男說這是他面對的問題,為了尋求藝術與商業的平衡,他和同伴們創作出了《白日焰火》,希望能找到一條出路。金熊獎,至少肯定了《白日焰火》的藝術價值,而它類型化的設置,能否經得起市場的考驗,才決定刁亦男是否真正進入主流電影圈。
本次來到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中國男演員有廖凡、徐崢、黃渤、郭曉冬、秦昊、黃軒一共六人,應該說從影片結構上來講廖凡已經占據了先機。另外兩部影片《無人區》和《推拿》都是多線敘事的群戲 ,每個男主角攤到的戲份少,獲獎的可能性自然也降低。從角色本身上來講,另兩部影片的人物也比較單一,不如《白日焰火》中廖凡飾演的警察那么復雜,多變,深入。不僅是在中國電影之間,即使跟國外的電影相比,廖凡此次拿到表演獎,也多虧了角色這個因素。廖凡發表獲獎感言時說,他出國前就跟媽媽保證,不拿獎不回去,所以要謝謝評委會成全他,并且趕上情人節元宵節和自己的生日,很高興能收獲這份大禮。
無獨有偶,獲得最佳攝影的《推拿》,也是一部亦藝術亦商業 制作——它比婁燁之前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要商業,可是題材本身卻是關于盲人,這是典型特殊群體,并不主流。由于要表現的是“不被看見的影像”,婁燁跟曾健以及剪輯燈光都做了詳細而充分的討論,不在現場的曾健發來感言表示,感謝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努力,“讓攝影機看到了黑。”
美國電影——夠個性、夠先鋒
最佳導演——《少年時代》理查德•林克萊特
評審團大獎——《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
理查德•林克萊特走進獲獎者發布會現場的時候,掌聲口哨聲四起,全場沸騰的程度遠超其他任何一部影片和影人, 他的十二年誠意之作《少年時代》俘獲了所有媒體和觀眾的支持,大家普遍認為最佳導演實至名歸。甚至有人為他沒能獲得金熊感到惋惜,但是在理查德•林克萊特心中,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賽,不存在競爭關系,其實做一件事究竟只關乎自己的內心。 他選擇這樣的講故事的方式,并不是形式主義,而是來自他對電影的認知與熱愛。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充滿了想象力,風格奇特,也是極有個性的作品。美國影片不論在哪個電影節上都受到到熱烈追捧,多數時候是因為片中的明星。但是這次柏林電影節上,兩位導演卻讓大家看到,他們的個性和態度才是他們電影的魅力所在。
歐洲電影——保質量、保口碑
獲得最佳編劇獎的《耶穌受難像》是來自德國年輕電影人迪特里希布格曼和安娜布格曼的作品,這對兄妹拿自己與像科恩兄弟那樣的創作者相比,認為兄妹的默契能夠創作出好的作品。不過,并不希望銀熊獎成為他們日后的阻礙。
本次電影節上整體作品質量之高令所有的媒體都感到興奮。硬件籌備都比歐洲另外兩個電影節要認真的柏林,終于有了更深遠的進步。而這個質量的保證,首先來自本土德國影片和歐洲范圍。德國本土有四部作品參加競賽,每部題材風格都不一樣,且都是精良用心之作,不管哪一部得獎,其實都是對德國電影的肯定。而歐洲其他國家的還有拉斯馮提爾的《女性癮者》,阿倫雷乃獲得阿爾弗萊德獎的作品《雷利的生活》等,都是出自大師,口碑之作。
完整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獎:《白日焰火》刁亦男(中國)
評審團大獎:《布達佩斯大飯店》(英國、德國)
最佳導演獎:理查德·林克萊特《少年時代》(美國)
最佳編劇獎:《耶穌受難像》(德國)
最佳男演員獎:廖凡《白日焰火》(中國)
最佳女演員獎:黑木華《小小的家》(日本)
藝術貢獻獎:《推拿》(中國)
最佳短片獎:《只要槍還在》
最佳處女作獎:《Geros》(墨西哥)
阿爾弗萊德獎(創新精神獎):《雷利的生活》(法國)
最佳短片評委會獎:《勞動》(LABORAT)德國
終身成就獎:肯-洛奇(英國)
【本網責編 王研】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4/0217/thumb_150_105_2014021708322878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