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獨家專稿 文/木衛(wèi)二)由于華誼參與投資,《大明猩》得以于7月18日“準同步”在內地上映,盡享暑期檔的黃金時光。以往的韓國片要么受困于名額限制,要么改頭換面新名字,檔期一拖再拖,宣發(fā)無力,票房表現(xiàn)實在不佳。此番《大明猩》攜3D大片架勢襲來,華誼又傾力配合,一看就知道是要創(chuàng)造紀錄去了。
有趣在于,即便有華誼資金和徐嬌主打,《大明猩》依然是個標準的韓國特效大片。有人不免擔心,這樣的故事在中國是否會水土不服。但就電影內容來看,徐嬌和中國元素的存在反而顯得“水土不服”。
考慮到《大明猩》就是一部漫畫改編的喜劇電影,人物情節(jié)有些夸張變形,那也是可以接受。去韓國送別一段,孤兒們在后面追著,帶頭的邊哭邊喊:沒掙到錢就別回來。觀眾一陣大笑,類似段落,片中還有很多。要么是奇怪的幽默,要么就是太硬的煽情,處理得不是太好。但如果就此認為,韓國電影對中國的想象有偏差,那也大可不必。譬如單說對 延邊州的描述,在追求寫實的《黃海》,韓片就表現(xiàn)得非常到位。
大趨勢上,《大明猩》延續(xù)了《阿凡達》和《猩球崛起》的好萊塢 制作潮流,主打CGI特效,活用動態(tài)捕捉。眾所周知,韓國電影自上世紀崛起,一直以好萊塢為模板,要類型片,也要大 制作,做得有模有樣。如今,奉俊昊等一批導演遠赴歐美拍攝,另一批導演像姜帝圭等則試圖進入中國——這其中也包括《大明猩》的導演金容華。對韓國電影來說,內地市場之龐大,足以讓每一個有追求的電影人心動。與華誼合作,那就是韓國電影的敲門磚,直接擁有了參與競爭的身份資格。
《大明猩》3D效果之好,遠遠甩開了香港或內地的華語片。猩猩靈靈爬到球場頂棚,遭直升機堵截一段,由于電影采用了全程3D拍攝,攀爬騰躍的感覺驚險刺激。而在容易出現(xiàn)失真的表情特寫上,影片也沒有故意藏拙,幾場近距離交流的戲份都相當出色,靈靈的神態(tài)舉止都讓人信以為真。可以說,在技術上,《大明猩》沒有太明顯的問題。而在故事上,不知是原著漫畫的制約,還是拍攝要求所導致,《大明猩》不停地降低身段——落到適合闔家觀賞、吸引兒童觀眾的地步,簡單而通俗。
影片故事圍繞趙薇薇和靈靈的情感而展開,只是,即便有512救主的電視直播,有女孩最終承認與動物的情感溝通并不存在。無論感人或是殘酷,《大明猩》都沒有讓人意外。喜劇的調子決定了它無法進一步深入,同時也導致電影在劇本上遠不如好萊塢電影(比如《猩球崛起》)。這個故事沒有回味的空間,沒有開放式的留白甚至沒有拍攝續(xù)集的意思,它自然也不會讓觀眾費勁去思考,而是安心地享受著撲面而來、急速呼嘯的棒球。
對中國觀眾來說,他們在觀看《大明猩》時還有個先天不足。對棒球比賽,他們不僅不知何物,甚至連圍觀者都不是。如果不清楚棒球比賽的進程,那么,圍繞上壘之類的懸念和樂趣已經被直接剝奪,剩下的,只有靈靈一次又一次的揮棒。哪怕加了一只會投球的猩猩雷霆進來,電影同樣缺乏懸念。一般說來,圍繞人類和動物的電影題材,構成沖突矛盾的要么是社會文明的壓力,要么是另一只動物威脅出現(xiàn)。只能說,為了讓靈靈肇事,為了讓雷霆出場,影片選擇的做法并不高明。
所以,圍繞《大明猩》的賣點只有3D的猩猩。3D電影追求真實,要高于現(xiàn)實,同時還得是“高于現(xiàn)實的真實”。當《阿凡達》已經制造了完全屬于奇觀的世界,《大明猩》還在追趕的路上,只做到了人與猩猩的交流互動。
這里無意去比較孰高孰低,只想說《大明猩》做得很認真,但故事上還是硬傷不少。影片的悲歡離合,確實不如導演前作《國家代表》細致。在那里,每個人物的過去都會讓人有所感懷,要么貧困,要么犯錯,要么為了彌補過失,真實而有趣。可趙薇薇的過去,它更像是突然飛來的棒球,不知來自何方。即便說是來自中國,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土地,卻總覺得,怎么看怎么別扭。倘若《大明猩》真的被定位為一部兒童喜劇,那么,我們也許就不用要求那么多了。
【本網責編 王研】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3/0718/thumb_150_105_2013071807584597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