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在微博上連發(fā)四條欲將自己的四棟古建筑捐給新加坡的相關消息,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有人支持說:“中國的就是世界的。”而更多的人則認為,離開故土,中國的燦爛建筑文化必將褪色,反對古建筑背井離鄉(xiāng)。
徽派古建筑材料很名貴
據(jù)媒體報道,成龍在20年前經(jīng)人介紹買了10棟徽派古建筑,材料大概都為紫檀木等一些名貴樹種,有200到400年的 歷史。10年前成龍有意將這些古建筑捐給香港政府,但因為用地問題一直沒有出結果。近日,成龍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實地察看擬捐古建筑的安置地點,并將加快把四年前承諾捐出的安徽古建筑挪至此地。據(jù)悉,成龍對新加坡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成龍常去新加坡,當?shù)匾灿兴臉I(yè)務。
急于捐贈因被白蟻啃咬
成龍表示:“20年前經(jīng)人介紹,我在國內(nèi)買了十棟安徽的古建筑,本來想讓爸媽住,不料爸媽在十多年內(nèi)相繼離開,這十棟包括廳堂、戲臺、涼亭的徽派木建筑,便一直成為白蟻的食糧。這些老建筑,是中國建筑藝術的精髓,不擺出來讓人欣賞實在浪費。四年前我跟一個新加坡朋友談起這件事,他馬上請我跟一位新加坡官員見面,那位官員為我在新加坡的科技設計大學找到一塊地。我隨即答應把十棟安徽古建筑中的四棟捐給他們……”
□專家聲音
新加坡氣候不利于古建筑保存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這些古建筑是或者不是文物。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主任李永革日前介紹,是不是文物,直接關系到它們走出國門的合法性。如果這些古建筑被定為文物,那絕對不行。
那么,如果只是古建而不是文物呢?
李永革說:“本身不是文物的話,現(xiàn)在要出去,可能也能出去。但中國的東西,還是應該留在中國這個原來的地方為宜。新加坡又熱又潮濕,實際上很不利于古建筑的保存。”
【本網(wǎng)責編 王研】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3/0409/thumb_150_105_2013040908105459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