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西游》將拍續集 劇情:主要講唐僧取經過程 |
2013-02-25 來源:搜狐娛樂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系列電影向來是好萊塢的頭號生意。而在2013年春節之后,這股在西方已盛行多年的風潮悄悄地在中國電影市場興起,包括《西游降魔篇》、《寒戰》、《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在內的多部賣座大片宣布籌拍續集。對這個現象,大多數媒體和評論都表示憂慮:因為一部片子賣座就拍續集,是否有急功近利之嫌?在同一個題材上反復操作,是否會影響中國電影的原創力?對于觀眾來說,這么多續集是否意味著要忍受更多出于商業目的的粗制濫造?
但是,問題或許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在美國這個業已成熟的商業市場,大撥的系列電影意味著什么?中國出現系列電影的風潮,是否意味著必將走入一個新階段?為此,羊城晚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幾位業內人士,他們普遍認為,這說明中國電影“起碼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賺錢了”。
1.中國電影密集籌拍續集
記者從華誼、博納、光線、星美等多家國內電影公司了解到,“一大波”續集電影正在醞釀之中。去年年底創下近12億元票房奇跡的《泰囧》已宣布籌備“囧”系列的下一部新作;華誼的《四大名捕》和《太極》已證明了其市場潛力,將被打造為多集系列;章子怡繼《非常完美》后將推出續集《非常幸運》;徐克正準備拍《狄仁杰》系列的前傳;已經推出兩集的《竊聽風云》將在今年推出第三部;《畫皮》也在籌備第三部,只是周迅、陳坤和趙薇的“鐵三角”組合并未確定;《寒戰》將拍攝續集,并邀請周潤發扮演幕后大BOSS;正在往10億元票房沖刺的《西游降魔篇》,周星馳已承認要拍以唐僧取經過程為主要劇情的續集……
作為《泰囧》的出品方,光線影業董事長王長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預言,系列電影的出現將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必然趨勢,更將直接影響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格局。他分析:“系列電影意味著電影要品牌化和系列化,觀眾會對其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這樣的系列電影既照顧到原有觀眾群的記憶與情結,同時,已有的口碑和亮點也會吸引一大批新觀眾走進影院。如果中國有20部左右的系列電影,那么哪家片商占到7到8部,哪家就能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2.續集意味著重視回報率
跟一些對這一現象持悲觀態度的業內人士不同,多年來研究好萊塢電影產業的影評人畢成功認為,中國電影開始大規模籌拍續集是標志著中國電影產業正在走向成熟的好現象:“這件事意味著,中國電影的投入資本終于開始重視回報率了。”他指出,在過去,中國一年的電影只有十幾部能盈利,其他都在賠錢,但仍然有大批盲目的投資者繼續這種打水漂的行為,這非常不正常。
畢成功舉了一個好萊塢的例子:最近有一位25歲的投資人梅根-埃里森開始受到關注,因為她投資的兩部獨立電影《大師》和《刺殺本-拉登》同時在奧斯卡拿到多項提名,很多人都在贊嘆此女對藝術片的奉獻精神,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其兄大衛-埃里森投資的片單中包括有《鋼鐵俠3》《終結者5》、《碟中諜5》、《星際迷航4》、《雷神2》、《復仇者聯盟2》……均為系列電影。這證明了:即使是好萊塢大家族投資電影,也必須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之間求得平衡。畢成功表示:“電影本質上是一個產業,它理應自給自足。從好萊塢的操作方式看,續集電影從來都是投資回報率的一大保證。”
3.類型片的地位將被提高
關于系列電影,好萊塢的經驗中有最基本的一條:只有商業類型片才有做續集片的潛力。實際上,除了藝術片即劇情片,其它六種主要電影類型——喜劇、懸疑、驚悚、冒險、幻想、動作,都屬于商業類型片。而這些類型三兩結合,形成諸如公路喜劇片、懸疑驚悚片、動作科幻片之類的副類型。徐崢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便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畢成功說:“《泰囧》顯然比很多電影都更知道自己要什么,它作為公路喜劇片的本質跟好萊塢的《宿醉》系列是一樣的。”但他同時指出,更多的續集電影仍然處于摸索的過程,“比如《畫皮2》其實就是一個包裝得很商業的文藝片,它的成功其實存在某種不確定性”。
在畢成功看來,中國電影開始續集創作,最大的好處便是提升商業類型片在中國的地位。“在美國,縱然有斯皮爾伯格這樣藝術和商業都成功的大導演,但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導演只能擅長其中一項,但即使是拍商業類型片,他們的地位也并不低。中國的問題在于過去有太多的馬丁-西克塞斯,卻始終沒有喬治-盧卡斯。”
4.續集等于爛片
是種錯覺
至于外界對于續集電影質量的擔心,畢成功表示,人們的態度其實可以更寬容一些。在好萊塢,續集被罵的情況其實很多,但是,例外同樣存在,比如《蜘蛛俠》第二部、《速度與激情》第四部和第五部,而《教父》系列在很多影迷心目中更是三部同樣經典的范例。“不存在續集必然等于質量下降的命題。”畢成功說,“質量下降都是因為執行上出了問題。”香港電影過去的例子或許可以作為教訓——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就模仿好萊塢的模式,拍攝了大量系列電影,但大多數續集都成為爛片,其原因便在于忽視了制作的精良,“很多糟糕的續集導致公眾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刻板的印象:續集就一定是爛片”。
至于原創力的喪失,畢成功認為這就更不需要擔憂了。“原本一部電影的故事便脫不了模式:一個人追求甲,結果發現乙更好;一個人追求甲,最后通過重重障礙和誘惑得到了甲;一個人追求甲,但最后并沒有得到;一個人追求甲,最后發現乙更重要,但失去了乙……因此,所謂的原創力也是相對的,你所能做到的無非是在這些模式中找到變化的新意,而不是真正要推翻這個模式。”
5.抵抗好萊塢必須拍續集
關于中國擁有系列電影的重要性,有一點不得不提:好萊塢電影對中國電影市場的侵占。從去年2月開始,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引進額度提升至34部,結果去年便有11部引進片票房超過3億元,而國產片過3億元的作品僅為4部。2013年,好萊塢的來勢繼續兇猛,除了已經公映的《007:大破天幕危機》、《云圖》和《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還有《鋼鐵俠3》、《金剛狼2》、《饑餓游戲2》、《虎膽龍威5》、《雷神2》、《速度與激情6》、《超人:鋼鐵之軀》、《奪寶奇兵5》、《特種部隊2》……幾乎都是系列電影,其中不少都將出現在暑期黃金檔。
“從世界范圍看,目前全球五大最成功電影市場——美國、法國、德國、英國和日本,劇情片最多只能占到8%左右的票房總量,其余92%都要讓位給商業類型片,其中大部分都是系列電影。”畢成功指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電影市場,必須早點拿出自己的系列電影來與之抗衡。“或許很多人覺得像《四大名捕》那樣的片子品質并不盡如人意,但其實它的商業類型片定位一點都沒錯,需要的只是更多制作上的經驗而已。導演和制片公司應該頂住頭兩年的罵聲,積極應戰才是好態度,千萬不要坐著挨打。”
6.電影公司應該學會主導
在好萊塢,續集的版權一般都落在大片廠和制片寡頭手中,如《007》系列被芭芭拉-布洛克利家族掌握,《速度與激情》系列被環球壟斷,《宿醉》系列則由華納控制。當然,如果遇到像J.K.羅琳這樣具有絕對資源優勢的合作方,就連強勢的華納也不得不讓她從《哈利-波特》中分一杯羹。畢成功說:“無論版權由個人還是機構控制,其實都沒關系,因為更重要的是他們手中都有一群固定的執行者,比如剪輯、攝影、聲音的團隊。至于導演,即使好萊塢堅決擁護‘電影乃導演作品’的觀點,但如果到了續集的風格需要作出改變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毫不猶豫。比如《超凡蜘蛛俠》這一集有高中生談戀愛的戲份,導演便換成了馬克-韋布;《007:打破天幕危機》因為是50周年紀念片,因此需要著重品質和角色塑造,便找來了擅長此種類型的奧斯卡導演薩姆-門德斯。在好萊塢的系列電影世界里,電影品牌本身才是酒,而導演只是搭配的花生或者檸檬。”
這給中國電影的啟示是:在未來,電影公司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在幾個大的電影公司包括華納、博納和光線,已經頗有這方面的覺悟。比如華納去年沒有慣常地用馮小剛來做年度壓軸,而是選擇了動作喜劇片《十二生肖》,便說明它在商業類型片方面的見地和策略,起碼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賺錢。”畢成功認為,這些公司應繼續向好萊塢學習,在制作系列電影方面引領市場。
(本網責編:王研)
|
相關熱詞搜索:西游 續集 劇情 |
上一篇:元宵晚會節目單曝光 蔡明不演小品改唱歌 |
下一篇:曝李雙江之子已移交看守所 直系親屬不允許探視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