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歐洲杯期間,某生活用品品牌推出一套參賽國家隊的鐵盒版紀念裝,雖然賣的依舊是那幾款產品,但它用鐵盒這個新瓶,將舊酒包裝出了情結,據說銷量很不錯。
這個成功的營銷案例在電影圈也同樣適用,《泰坦尼克號》就是俗氣的“愛情”+“災難”的套路,但有大船沉沒的情結;近一點的《復仇者聯盟》也沒動腦筋,把一堆超級英雄當東北燉菜給煮了,效果也奇佳。
《大上海》的烹飪方式亦如是,劇情是俗到家的梟雄美人亂世風云,情結是屢試不爽的上海灘,結果呢?自然成就了一部觀賞性不錯的商業片。
高帥富黃曉明演繹的屌絲逆襲
《大上海》俗氣到死,沒有一個創意是新鮮的,卻也能裝滿了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狗血橋段。這不是創作偷懶,是目標明確。
由周潤發和黃曉明共同飾演的成大器,名如其人,胸有大志,必成大器。而他成器的過程,就是一部特別勵志且滿足意淫的屌絲逆襲史。從小混混干起,升級為老大的徒弟,再立新功,躍升為老大的結拜兄弟。這期間總有不大不小的麻煩接踵而至,卻總會被成大器接二連三地化解,最終量變引起質變,造就片尾逆襲高潮。
這番過程中,每個情節點的設置都比之前更上了一個層次。從小混混成為徒弟,靠的是砍人的硬功夫,從徒弟到結拜兄弟,靠的是籠絡人的小聰明。坐到了二把手要再往前進一步,江湖義氣的出發點就有點罩不住了,否則就該弒兄了,于是編劇手一抖,嫁接進抗日的愛國情——上海灘大流氓,瞬間變成抗日英雄。
簡單來說,這個劇情跟武俠小說里主角掉下山崖、不僅沒死還偶得秘籍成為大俠的遭遇一樣,是個把主角名字換掉就能批量生產的故事。但流氓會武術,誰都擋不住,更何況這流氓是一半是黃曉明,一半是周潤發,身邊還跟著可愛的吉祥物高虎(微博)。《大上海》不求奧斯卡,故事編排成這樣,已經成功了一半。
成功的另一半當然就是女人了。當皇帝其實是世界上最苦逼的職業之一,因為江山美人只能二選一。當流氓就幸福多了,有一幫小弟指使還有一群女人搶著來愛。唯一痛苦的地方就在于,由于劇情需要,他十有八九一輩子愛不到自己最深愛的女人。
愛不到還要愛,這不就是死了都要愛么。梟雄需要悲情來點綴,這又是一筆雖俗但有煽情效果的編排。而且王晶讓五位女演員出演三個女角色的做法(除大哥洪金寶的妻子外,成大器的初戀情人葉知秋和結發妻子阿寶均有青年版和老年版)實在貼心,童菲有童顏,袁泉夠文藝,馮文娟有身板,莫小棋有身材,加上袁莉的御姐范兒,每位男性觀眾都能在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款,看片過程自然也能愉悅無比。
再見奔跑著開槍的“小馬哥”
當然,跟群眾打成一片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味的重復是不可取的。武俠小說里,讀者允許主角連續五次摔下山崖,也能允許他五次都活了下來,但他們不會允許他每次都撿到同一本秘籍。哄他們倒也簡單,把《葵花寶典》換成《菊花寶典》就行。
《大上海》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黃曉明和周潤發兩代許文強合體足夠滿足觀眾的情結需求,但成大器畢竟不是許文強,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發哥為本片做出的“犧牲”是巨大的——
發哥有吻戲,還是慢鏡之下的法式熱吻;發哥還有英雄救美時的奔跑戲——在好萊塢拍片都是踱著步打槍的發哥、今年已經57歲的發哥居然在片子里跑起來了……諸如此類的細節在片中還有不少,包括那個不忍在此劇透的慘烈結尾。
《大上海》并不是簡單的兜售情結,它至少每個情結都改良了那么一小下。比如吳鎮宇(微博)飾演的軍閥,還是一如他在港片中飾演過的反角,壞得飛揚跋扈而沒有底線。不過,當他遭遇年輕時的黃曉明,逼后者開第一槍時,進行的一問一答——“感覺怎么樣?”“不太好。”——實在太有喜感,以至于我們差點誤會他跟《人再囧途之泰囧》
里的黃渤(微博)一樣是無公害的了。
相對來說,黃曉明身上的情結不是非常明顯。盡管臺詞水準大大提高,不僅給發哥的配音能夠壓住場面,為救洪金寶與軍閥之子談判的戲份,也將發哥的器宇軒昂學足八分。但是戲份偏少,除了泡妞、砍人、開槍,唯一讓人受用的,就是屋頂上夕陽下,對青年葉知秋裸露著的小腿那輕柔一吻了。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2/1224/thumb_150_105_2012122401313842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