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北愛》反目編劇將同臺 |
2012-08-04 來源:北青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本報訊 “請記住,你們是評委,不是粉絲。不要受任何外界影響。”張朝陽站在臺上說道——搜狐視頻電視劇頒獎盛典將于8月15日在水立方舉行,60名大眾評委來到搜狐公司接受電視劇評審培訓。搜狐堅持現場開獎,玩的是心跳。視頻網站搶奪電視劇領域話語權的“勃勃野心”已經毫不掩飾。
視頻網站頻繁涌現超越電視臺播出影響的熱劇,《甄嬛傳》、《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東北往事》等多部大劇在視頻網站的播放量超過10億,《甄嬛傳》更是創下超越25億的流量歷史新高。業內人士驚呼:“網臺倒掛”時代已經來臨。
視頻網站對電視劇傳統收視率的沖擊日益明顯,完全靠觀眾手中鼠標一下下點出來的“播放率”,因為相對透明、客觀、簡單易統計,正成為新的風向標。因此,由視頻網站主辦的影視劇盤點頒獎,在行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此時誰能摒棄“雙黃蛋”、“分蛋糕來者有份”等傳統評獎陋習,立下公信力的新規則,就有可能占住影響力的山頭。
將大眾評審推到前臺 標榜全民“公決”
搜狐視頻電視劇盛典近日進行了評審培訓,張朝陽親自上陣出任評委主席。“我也只有一票,跟你們大家一樣的”,他笑著面對大眾評委們說。此次評審團共設101票,除了他自己和大眾評委們,還有40位專業評審員。這也是國內電視劇評獎程序中,大眾評委的投票權重首次占據大多數。專業評委團由國內10家知名電視臺購劇主任,劇評人及國內資深電視媒體人組成。60位大眾評委是根據網絡報名、面試之后篩選出來的,涵蓋了工程師、作家、教師、學生、律師等多種職業人群。
張朝陽反復強調的是“拒絕潛規則”:“我們知道有些劇組會通過各種渠道向評委們打通關系,在此我希望的是:你們一定不要受任何影響。”他說,“你們評選出的獎項有兩個定位,一是告訴老百姓們,我們應該看什么樣的電視劇;二是你們也有引導的作用,讓真正有內涵的電視劇得到應有的獎項。”
據悉,最佳電視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等所有獎項,都將在盛典舉辦日當天下午由評審現場投票產生,而坐在水立方等候頒獎的明星大腕,每個人都將冒著“顆粒無收”的風險。這種游戲規則令許多著名演員從現在就開始了糾結——“去了,沒獎,尷尬;不去,得獎了,現場他人代領,等于說你玩不起,更加尷尬。”
去,還是不去,成了一個問題。但無論去還是不去,演員們都知道,網站已經是一個日益重要的平臺,忽視不得,“得罪”不得。
文化旁白
電視與網絡合流不可避免
在不久前的“中國文化論壇”電視劇主題會上,東方衛視的頻道副總監訴苦說:電視臺如今既要面對兄弟臺的激烈競爭,又要防范日漸崛起的網絡搶飯碗,當真是辛苦之極。
“你們一定要看完所有提名的電視劇,這些搜狐視頻上都有。頒獎那天請你們帶著答案前來。”張朝陽對著他的大眾評委這樣喊話。
張朝陽的自信不無道理,近年來視頻網站的異軍突起,已經給傳統的電視臺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在許多家庭,電視機幾乎成了擺設,“開機率”特別低。一些年輕人家里甚至干脆就沒有電視機這么一件家用電器。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不僅通過網絡獲取新聞及生活信息,甚至看電視劇也是通過網絡而非電視臺。
更耐人尋味的是,不僅僅是年輕人,包括一些上了歲數的中老年觀眾也開始從電視機前“分流”。一位年輕演員曾對記者說:“我父親60歲,岳父58歲,都在網絡上看我演的電視劇,母親和岳母則是電視和網絡兩頭看。”
視頻網站擠壓電視臺動力源于新媒體時代的特殊生態:在紙媒體發達的網絡時代,最活躍最愛發表意見的是年輕人。與“沉默的中老年”相比,年輕人會通過博客、微博、QQ等各種方式,用鮮明的態度激烈的言辭表達自己的好惡。他們的彈贊漸漸影響了擁有“公共話語權”的媒體,從而進一步放大自己的聲音,爭取到了自己的話語權。很多電影電視劇“未播先熱”往往是網絡和媒體們共同推波助瀾的結果。而這也使得視頻網站越來越有“底氣”。
以《時尚女編輯》為例,該劇網上的流量排名第一,電視收視率卻并不出色。這說明收視市場日益細分給“網絡話語權”帶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雖然張朝陽多次強調此次電視劇盛典的大眾評審團“兼顧到各年齡層次”,但不容爭辯的事實卻是:只有習慣于上網的人才有可能報名參加本活動,換句話說,從來不上網的那部分人群從理論上無法知曉此次盛典,他們的意見自然很可能無法“兼顧”。此正是所謂“技術鴻溝”或者“數字鴻溝”。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電視機的開機率在下降,網絡的流量卻在上升,這是一種此消彼長的態勢。從電臺到電視臺到平面和視頻通吃的網絡,介質的升級換代是不可阻擋的,或許,電視和網絡的合流不可避免。”(來源:北青網)
|
相關熱詞搜索:北愛 反目 編劇 |
上一篇:揭秘《愛情公寓3》走紅緣由 |
下一篇:蜘蛛俠8月底上映PK蝙蝠俠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