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春季房交會即將開幕——政企聯合推出億元補貼,購房享“史上最大”優惠
延吉新聞網 5月9日訊(記者 旦增珠扎)5月9日,記者在延吉市2025年春季房交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5延吉春季房交會將于5月17日開幕,24家房企攜38個項目、5210套房源參展。
本屆房交會以“惠民安居、品質生活”為主題,市政府聯合金融機構、房企推出“億元級”購房補貼及多項優惠政策,涵蓋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稅費減免等多個方面,力度空前,助力市民實現安居夢想。
政府補貼力度空前,最高可享10萬元優惠
據延吉市房產管理中心介紹,本屆房交會計劃投入1億元購房補貼(視情況可追加),針對不同購房方式提供差異化支持:
全款購房: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補貼500元,單套最高5萬元;
貸款購房(含公積金、商業貸款):享受同等額度一次性貼息補貼;
車庫(車位):購買可辦理產權證的車庫(車位),每套補貼1萬元。
此外,部分房企同步加碼優惠,如名珠松山樾項目推出“政企雙補”政策,疊加政府補貼后,購房者最高可享10萬元置業禮金。
公積金貸款政策方面,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本屆房交會上推出降利率、提額度、放寬限制等11項惠民新政。
利率下調:首套房5年以上貸款利率降至2.6%,二套房降至3.075%;
額度提升:雙職工家庭最高可貸90萬元,多子女家庭再上浮20%;
門檻降低:取消貸款次數限制,首付最低15%(部分優質樓盤),靈活就業人員亦可繳存公積金并享受低息貸款。
商業貸款同步讓利,首付低至15%
商業銀行代表表示,房交會期間進一步降低購房門檻,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優惠至3.05%,首付比例最低15%,同時,支持“商轉公”業務,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可將高利率商貸轉為公積金貸款,減輕還款壓力。
過戶稅費減免,二手房交易更便捷
延吉市自然資源局推出便民舉措。
降低登記費:車庫(車位)按住宅標準收費(80元/件,原550元/件),房屋轉移登記費、抵押登記費全免;
帶押過戶:二手房交易無需提前還貸,實現“無縫銜接”;
換購退稅:2024-2025年出售住房后1年內再購住房,可退還出售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房企加碼優惠,未來人居體驗成亮點
多家參展房企推出特價房、家電禮包等額外優惠。部分項目如名珠松山樾還打造“第五代住宅體驗館”,展示智慧安防、健康監測等科技居住場景。
本次房交會還設置購房抽獎活動,每日200個名額,獎品含干細胞存儲券、雙門冰箱等。
初審:旦增珠扎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本屆房交會以“惠民安居、品質生活”為主題,市政府聯合金融機構、房企推出“億元級”購房補貼及多項優惠政策,涵蓋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稅費減免等多個方面,力度空前,助力市民實現安居夢想。
政府補貼力度空前,最高可享10萬元優惠
據延吉市房產管理中心介紹,本屆房交會計劃投入1億元購房補貼(視情況可追加),針對不同購房方式提供差異化支持:
全款購房: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補貼500元,單套最高5萬元;
貸款購房(含公積金、商業貸款):享受同等額度一次性貼息補貼;
車庫(車位):購買可辦理產權證的車庫(車位),每套補貼1萬元。
此外,部分房企同步加碼優惠,如名珠松山樾項目推出“政企雙補”政策,疊加政府補貼后,購房者最高可享10萬元置業禮金。
公積金貸款政策方面,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本屆房交會上推出降利率、提額度、放寬限制等11項惠民新政。
利率下調:首套房5年以上貸款利率降至2.6%,二套房降至3.075%;
額度提升:雙職工家庭最高可貸90萬元,多子女家庭再上浮20%;
門檻降低:取消貸款次數限制,首付最低15%(部分優質樓盤),靈活就業人員亦可繳存公積金并享受低息貸款。
商業貸款同步讓利,首付低至15%
商業銀行代表表示,房交會期間進一步降低購房門檻,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優惠至3.05%,首付比例最低15%,同時,支持“商轉公”業務,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可將高利率商貸轉為公積金貸款,減輕還款壓力。
過戶稅費減免,二手房交易更便捷
延吉市自然資源局推出便民舉措。
降低登記費:車庫(車位)按住宅標準收費(80元/件,原550元/件),房屋轉移登記費、抵押登記費全免;
帶押過戶:二手房交易無需提前還貸,實現“無縫銜接”;
換購退稅:2024-2025年出售住房后1年內再購住房,可退還出售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房企加碼優惠,未來人居體驗成亮點
多家參展房企推出特價房、家電禮包等額外優惠。部分項目如名珠松山樾還打造“第五代住宅體驗館”,展示智慧安防、健康監測等科技居住場景。
本次房交會還設置購房抽獎活動,每日200個名額,獎品含干細胞存儲券、雙門冰箱等。
初審:旦增珠扎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