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召開2025年府院聯動工作會議
延吉新聞網4月22日訊(記者 翟宇佳)4月22日,延吉市召開2025年府院聯動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全省、全州府院聯動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政府系統和法檢兩院聯動向機制化、常態化、全覆蓋轉化,為延吉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市委副書記、市長吳賢哲出席會議并講話。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文京春主持會議。市人民法院院長金光錫,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姚遠來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吳賢哲指出,府院聯動,重點是“聯”、關鍵在“動”、核心是“落實”。要持續深化府院聯動機制,堅持內部化解、案前調解、全案協調,充分發揮爭議調解作用,引導當事人理性表達訴求和維護權益,提高調解精準度,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要進一步增強與法檢兩院聯系溝通的主動性,定期與法檢系統會商對接,妥善協調化解行政爭議,努力從源頭上減少行政訴訟。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癥結,全面梳理府院聯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優化工作的思路方法,全力降低行政案件敗訴率,確保實現“雙低于”目標。要持續防范化解風險,緊盯農信系統改革、地方債務化解、金融等領域風險,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加強訴調對接、訪調對接等多種解紛方式協調聯動,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金光錫要求,市法院要完善事前研判機制,深化“訴前溝通、訴中引導、訴后反饋”的府院共建機制,推動行政爭議在前端得到實質性化解。要優化庭審交流機制,強化行政機關法定代表人出庭應訴工作,提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適用能力和個案應對能力。要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加大行政復議糾錯力度,提升行政公信力,優化行政法治環境。
姚遠來要求,市檢察院要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依法維護市場秩序,主動做好防范處置金融風險專項工作,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要聚焦科學化解行政爭議,強化信息共享、協調聯動、案件通報等方面的協作配合,推動行政糾紛解決協調配合體系形成完整閉環。要聚焦改善民生福祉,從嚴懲治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等領域違法犯罪,持續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共同守護好“祖國的未來”。
會上,通報了2024年全市府院聯動工作及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有關情況。市房屋征收經辦中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負責人依次作復盤檢視發言。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空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艷輝,副市長張守亮,市直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初審:翟宇佳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吳賢哲指出,府院聯動,重點是“聯”、關鍵在“動”、核心是“落實”。要持續深化府院聯動機制,堅持內部化解、案前調解、全案協調,充分發揮爭議調解作用,引導當事人理性表達訴求和維護權益,提高調解精準度,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要進一步增強與法檢兩院聯系溝通的主動性,定期與法檢系統會商對接,妥善協調化解行政爭議,努力從源頭上減少行政訴訟。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癥結,全面梳理府院聯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優化工作的思路方法,全力降低行政案件敗訴率,確保實現“雙低于”目標。要持續防范化解風險,緊盯農信系統改革、地方債務化解、金融等領域風險,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加強訴調對接、訪調對接等多種解紛方式協調聯動,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金光錫要求,市法院要完善事前研判機制,深化“訴前溝通、訴中引導、訴后反饋”的府院共建機制,推動行政爭議在前端得到實質性化解。要優化庭審交流機制,強化行政機關法定代表人出庭應訴工作,提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適用能力和個案應對能力。要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加大行政復議糾錯力度,提升行政公信力,優化行政法治環境。
姚遠來要求,市檢察院要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依法維護市場秩序,主動做好防范處置金融風險專項工作,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要聚焦科學化解行政爭議,強化信息共享、協調聯動、案件通報等方面的協作配合,推動行政糾紛解決協調配合體系形成完整閉環。要聚焦改善民生福祉,從嚴懲治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等領域違法犯罪,持續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共同守護好“祖國的未來”。
會上,通報了2024年全市府院聯動工作及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有關情況。市房屋征收經辦中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負責人依次作復盤檢視發言。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空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艷輝,副市長張守亮,市直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初審:翟宇佳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