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2025-01-04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作者:翟宇佳,李軍廣,金洪石
延吉新聞網1月4日訊(記者 翟宇佳)1月4日,延吉市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延邊工人文化宮開幕。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肩負人民的期盼和重托,滿懷豪情匯聚一堂,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會場內氣氛莊重熱烈,巨大的國徽懸掛在主席臺帷幕中央,熠熠生輝。會場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新局面”的大幅標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大會主席臺
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薛志強、吳賢哲、趙義弘、樸林虎、池龍云、金時德、黃今花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會議現場
本次會議應到代表246名,實到212名,符合法定人數。

趙義弘主持開幕會
大會分兩個階段進行。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趙義弘主持第一階段會議。

大會在國歌聲中開幕
10時許,趙義弘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雄壯的國歌聲響徹會場。

吳賢哲作政府工作報告
市長吳賢哲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分兩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顧;二、2025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吳賢哲指出,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緊圍繞“五個延吉”建設目標,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砥礪前行,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邁出了堅實步伐。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3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1.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1.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1.1億元。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吳賢哲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必須做到堅定信心,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州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新時代東北重振雄風再出發、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機遇期,放大格局、前瞻謀劃,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我們必須做到把握核心,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紅綠燈”,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做好存量文章、用好市場力量、促進增量釋放,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我們必須做到抓住重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202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堅決守牢“五條底線紅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貫徹落實省、州委全會精神,圍繞市委提出的工作目標,堅決扛起首府責任,狠抓項目建設、產業升級、開發開放、城鄉融合、民生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
202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8.6%,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經濟增速。
吳賢哲強調,要實現上述目標要求,重點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堅持項目引領,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持續提升要素供給適配度、精準度,主動招引更多引領性項目落地實施,以項目建設帶全局、強后勁。二是加快產業升級,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更加穩固。圍繞構建“三大三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從實體經濟基本盤著手,協同發力制造業提質、服務業提量“雙輪驅動”,加快培育具有延吉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全力推動產業發展邁大步、上臺階。三是深化改革開放,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更加充沛。準確把握“破”與“立”的辯證統一,深刻領會改革和開放互促互進的邏輯關系,以改革解難題、以開放聚資源,切實增強發展的創新力、驅動力。四是做優城市品質,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形象更加靚麗。錨定建設百萬級人口規模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堅持功能補短和有機更新雙向發力,全面提升規劃建設、精細治理水平,不斷擦亮綠色發展底色,努力把城市藍圖繪就得有質感、有溫度。五是推進鄉村振興,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夯實。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提升鄉村產業和鄉村建設水平,有效拓寬農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六是聚力民生改善,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加鮮亮。忠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努力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更幸福。七是強化自身建設,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更加有力。錨定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定位,著力激發干部隊伍能動履職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加快職能轉變、促進效能提升,奮力推動政府工作展現新作為、新氣象。
吳賢哲強調,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堅定信心、踔厲奮發、篤行實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會聽取了延吉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書面);聽取了延吉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

池龍云主持第二階段會議
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池龍云主持第二階段會議。

趙義弘作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義弘向大會作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報告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政治站位上提升新高度;服務推動中心大局,在依法監督上拓展新局面;踐行法治思想,在貫徹“依法治國”上形成新推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代表履職上激發新動能等四個方面,回顧總結了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工作。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踐行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要求,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聚焦加快高質量發展、推進依法治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把人大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治理效能,圓滿完成了市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趙義弘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市人大常委會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政治,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主動融入、精準切入,高站位服務中心大局、高水平依法履職行權、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高標準加強自身建設,全力推動我市各項事業實現新進展、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金光錫作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姚遠來作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大會聽取了延吉市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延吉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表決通過了大會選舉辦法。
?。ū窘M圖片 本網記者 李軍廣 金洪石 攝)
初審:翟宇佳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會場內氣氛莊重熱烈,巨大的國徽懸掛在主席臺帷幕中央,熠熠生輝。會場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新局面”的大幅標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大會主席臺
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薛志強、吳賢哲、趙義弘、樸林虎、池龍云、金時德、黃今花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會議現場
本次會議應到代表246名,實到212名,符合法定人數。

趙義弘主持開幕會
大會分兩個階段進行。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趙義弘主持第一階段會議。

大會在國歌聲中開幕
10時許,趙義弘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雄壯的國歌聲響徹會場。

吳賢哲作政府工作報告
市長吳賢哲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分兩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顧;二、2025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吳賢哲指出,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緊圍繞“五個延吉”建設目標,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砥礪前行,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邁出了堅實步伐。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3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1.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1.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1.1億元。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吳賢哲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必須做到堅定信心,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州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新時代東北重振雄風再出發、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機遇期,放大格局、前瞻謀劃,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我們必須做到把握核心,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紅綠燈”,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做好存量文章、用好市場力量、促進增量釋放,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我們必須做到抓住重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202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堅決守牢“五條底線紅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貫徹落實省、州委全會精神,圍繞市委提出的工作目標,堅決扛起首府責任,狠抓項目建設、產業升級、開發開放、城鄉融合、民生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
202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8.6%,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經濟增速。
吳賢哲強調,要實現上述目標要求,重點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堅持項目引領,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持續提升要素供給適配度、精準度,主動招引更多引領性項目落地實施,以項目建設帶全局、強后勁。二是加快產業升級,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更加穩固。圍繞構建“三大三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從實體經濟基本盤著手,協同發力制造業提質、服務業提量“雙輪驅動”,加快培育具有延吉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全力推動產業發展邁大步、上臺階。三是深化改革開放,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更加充沛。準確把握“破”與“立”的辯證統一,深刻領會改革和開放互促互進的邏輯關系,以改革解難題、以開放聚資源,切實增強發展的創新力、驅動力。四是做優城市品質,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形象更加靚麗。錨定建設百萬級人口規模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堅持功能補短和有機更新雙向發力,全面提升規劃建設、精細治理水平,不斷擦亮綠色發展底色,努力把城市藍圖繪就得有質感、有溫度。五是推進鄉村振興,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夯實。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提升鄉村產業和鄉村建設水平,有效拓寬農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六是聚力民生改善,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加鮮亮。忠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努力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更幸福。七是強化自身建設,讓延吉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更加有力。錨定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定位,著力激發干部隊伍能動履職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加快職能轉變、促進效能提升,奮力推動政府工作展現新作為、新氣象。
吳賢哲強調,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堅定信心、踔厲奮發、篤行實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會聽取了延吉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書面);聽取了延吉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

池龍云主持第二階段會議
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池龍云主持第二階段會議。

趙義弘作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義弘向大會作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報告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政治站位上提升新高度;服務推動中心大局,在依法監督上拓展新局面;踐行法治思想,在貫徹“依法治國”上形成新推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代表履職上激發新動能等四個方面,回顧總結了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工作。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踐行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要求,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聚焦加快高質量發展、推進依法治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把人大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治理效能,圓滿完成了市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趙義弘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市人大常委會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政治,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主動融入、精準切入,高站位服務中心大局、高水平依法履職行權、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高標準加強自身建設,全力推動我市各項事業實現新進展、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金光錫作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姚遠來作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大會聽取了延吉市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延吉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表決通過了大會選舉辦法。
?。ū窘M圖片 本網記者 李軍廣 金洪石 攝)
初審:翟宇佳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