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延吉舉行 胡家福講話 洪慶主持
2022-08-31 標簽: 來源:延邊日報
8月30日,在建州70周年大慶前夕,全州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延吉舉行。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表彰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一步動員和激勵全州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積極投身延邊振興發展的偉大事業,匯聚起奮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的磅礴偉力。省委常委、州委書記胡家福出席并講話。州委副書記、州長洪慶主持大會。

上午8時50分許,大會開始,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會上,州委副書記馮濤宣讀了《中共延邊州委、延邊州人民政府關于表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與會領導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發獎牌、證書。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文姬伶宣讀了《倡議書》。

胡家福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受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州各族干部群眾表示誠摯的問候,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延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民族問題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州振興發展和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高度重視、格外關心、特別關愛,2015年7月16日親臨延邊視察指導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延邊民族工作、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行,就一定會走出一條具有延邊特色、邊疆特點、時代特征的發展新路,延邊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胡家福指出,建州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全州上下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繁榮振興、從偏遠封閉到開放前沿、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動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時代10年,全州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不斷創新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積極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民族團結進步的政治基礎更加堅實、思想基礎更加牢固、物質基礎更加雄厚、社會基礎更加夯實、法治基礎更加鞏固,譜寫了延邊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穩定、邊境穩固安寧的時代新篇。
胡家福強調,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用實干精神創造新的歷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全州各級黨委、政府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積極探索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努力打造新時代延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升級版,實現“老模范”到“新典型”的歷史性跨越,使我州的民族工作始終走在前列、當好表率,爭創全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州,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延邊大地常開長盛。
胡家福要求,要堅持以政治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善于從政治上把握民族工作、看待民族問題,健全完善加強黨對民族工作領導的制度機制,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黨委巡察、政績考核,定期開展黨的民族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切實把黨的民族工作始終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實處,確保我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沿著正確方向砥礪前行。要堅持以文化浸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基層活動,大力實施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時代新人培育等工程,積極推廣宣傳延邊“三紅兩地一前沿”紅色地標,在傳承紅色基因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延邊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園。要堅持以發展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快推進延吉機場遷建、沿邊旅游大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著力推動“山水蓄能三峽”、多維生物制藥等重大產業項目,精心抓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吉大附中延邊校區等重大民生項目,不斷壯大新能源汽車、海洋經濟等綠色新興產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延邊實際的振興發展新路。要堅持以交融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著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七+N進”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富民固邊”實踐活動、“延邊好人·最美民族團結之星”評選,突出抓好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建設一批中華民族共同體實踐基地、示范學校,積極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條件,促進全州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要堅持以法治保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用好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立法權,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堅決防范民族領域風險隱患,不斷提升我州民族事務治理水平。
大會在《歌唱祖國》的激昂樂曲中圓滿結束。
會前,與會領導同全體受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合影留念。州委常委,州人大常委會、州政協黨組書記,州人大常委會、州政府、州政協相關負責同志,州法院、州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州委、州政府有關副秘書長,州直、駐延中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各縣(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統戰部部長,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民宗局局長,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參加大會。

會上,州委副書記馮濤宣讀了《中共延邊州委、延邊州人民政府關于表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與會領導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發獎牌、證書。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文姬伶宣讀了《倡議書》。

胡家福指出,建州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全州上下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繁榮振興、從偏遠封閉到開放前沿、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動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時代10年,全州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不斷創新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積極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民族團結進步的政治基礎更加堅實、思想基礎更加牢固、物質基礎更加雄厚、社會基礎更加夯實、法治基礎更加鞏固,譜寫了延邊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穩定、邊境穩固安寧的時代新篇。
胡家福強調,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用實干精神創造新的歷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全州各級黨委、政府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積極探索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努力打造新時代延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升級版,實現“老模范”到“新典型”的歷史性跨越,使我州的民族工作始終走在前列、當好表率,爭創全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州,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延邊大地常開長盛。
胡家福要求,要堅持以政治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善于從政治上把握民族工作、看待民族問題,健全完善加強黨對民族工作領導的制度機制,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黨委巡察、政績考核,定期開展黨的民族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切實把黨的民族工作始終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實處,確保我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沿著正確方向砥礪前行。要堅持以文化浸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基層活動,大力實施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時代新人培育等工程,積極推廣宣傳延邊“三紅兩地一前沿”紅色地標,在傳承紅色基因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延邊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園。要堅持以發展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快推進延吉機場遷建、沿邊旅游大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著力推動“山水蓄能三峽”、多維生物制藥等重大產業項目,精心抓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吉大附中延邊校區等重大民生項目,不斷壯大新能源汽車、海洋經濟等綠色新興產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延邊實際的振興發展新路。要堅持以交融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著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七+N進”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富民固邊”實踐活動、“延邊好人·最美民族團結之星”評選,突出抓好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建設一批中華民族共同體實踐基地、示范學校,積極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條件,促進全州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要堅持以法治保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用好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立法權,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堅決防范民族領域風險隱患,不斷提升我州民族事務治理水平。
大會在《歌唱祖國》的激昂樂曲中圓滿結束。
會前,與會領導同全體受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合影留念。州委常委,州人大常委會、州政協黨組書記,州人大常委會、州政府、州政協相關負責同志,州法院、州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州委、州政府有關副秘書長,州直、駐延中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各縣(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統戰部部長,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民宗局局長,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參加大會。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