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黨建】市民政局“三個堅持”加強民政干部隊伍建設
2021-06-03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市民政局作為民生保障職能部門,通過積極規(guī)范組織生活、不斷強化學習教育、扎實推進廉政建設等措施,切實推動干部職工在思想觀念上有新轉變、在工作作風上有新改進、在服務水平上有新提升。

開展黨史知識測試

召開2020年度組織生活會

開展“文明之城你我共同守護”志愿服務活動
一是堅持學深悟透理論知識,推動工作落實。堅持把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作為提升干部隊伍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集中學、自己學、網上學等各類學習活動100余次,利用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轉發(fā)學習內容200余次,通過開展觀看黨史教育宣傳片、黨史知識測試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結合民政工作職能,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落腳點,梳理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確保我市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同步增長,讓發(fā)展成果惠及更多困難群眾,切實將學深悟透理論知識轉化為推動民政工作落實的強大動力。
二是堅持常態(tài)規(guī)范組織生活,建強戰(zhàn)斗堡壘。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及“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結合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扶危濟困等內容開展主題黨日和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有效提升了黨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樹立民政干部良好形象;同時按照“信念堅定、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標準,研究制定黨員培養(yǎng)方案、優(yōu)化黨員隊伍管理,擔負好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的職責,努力將民政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三是堅持抓牢抓實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各項工作首位,把廉政思想教育做在事前。年初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2次,及時學習傳達上級紀檢會議精神。立足動態(tài)監(jiān)督,緊盯春節(jié)、五一等時間節(jié)點,開展提醒教育3次,使黨紀黨規(guī)在全體黨員干部中入心入腦。同時扎實推進風險排查防控常態(tài)化,梳理廉政風險點21個,大力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常態(tài)化,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懺悔錄》、觀看警示教育片,真正做到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黨員干部黨性和廉政意識雙提升,為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走深走實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撐。

開展黨史知識測試

召開2020年度組織生活會

開展“文明之城你我共同守護”志愿服務活動
一是堅持學深悟透理論知識,推動工作落實。堅持把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作為提升干部隊伍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集中學、自己學、網上學等各類學習活動100余次,利用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轉發(fā)學習內容200余次,通過開展觀看黨史教育宣傳片、黨史知識測試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結合民政工作職能,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落腳點,梳理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確保我市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同步增長,讓發(fā)展成果惠及更多困難群眾,切實將學深悟透理論知識轉化為推動民政工作落實的強大動力。
二是堅持常態(tài)規(guī)范組織生活,建強戰(zhàn)斗堡壘。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及“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結合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扶危濟困等內容開展主題黨日和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有效提升了黨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樹立民政干部良好形象;同時按照“信念堅定、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標準,研究制定黨員培養(yǎng)方案、優(yōu)化黨員隊伍管理,擔負好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的職責,努力將民政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三是堅持抓牢抓實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各項工作首位,把廉政思想教育做在事前。年初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2次,及時學習傳達上級紀檢會議精神。立足動態(tài)監(jiān)督,緊盯春節(jié)、五一等時間節(jié)點,開展提醒教育3次,使黨紀黨規(guī)在全體黨員干部中入心入腦。同時扎實推進風險排查防控常態(tài)化,梳理廉政風險點21個,大力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常態(tài)化,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懺悔錄》、觀看警示教育片,真正做到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黨員干部黨性和廉政意識雙提升,為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走深走實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撐。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