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百事】英烈李延平 甘灑熱血度春秋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征程。一百年歲月崢嶸,一百年初心如磐。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延吉新聞網開設“百年•百人•百事”專欄,講述延吉故事,傳承紅色信仰,砥礪奮進前行。
“我們在各個戰場上都打勝仗,為了從祖國領土上趕走日本法西斯,同志們不斷地戰斗在寒冷的疆場……”這是東北抗聯第四軍軍長李延平滿懷勝利之情寫下的詩歌——《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他赤膽忠心,英勇作戰,為抗日奉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李延平烈士雕像
李延平于1903年出生在延吉縣城郊一個貧困農民家庭,193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軍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李延平耳聞目睹日寇的侵華暴行,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滿懷抗日救國的熱忱,毅然跟隨胞兄李延祿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2月,李延平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軍長,率部在寶清、富錦地區開辟新游擊區和抗日游擊根據地。為了提高部隊的政治文化素質和軍事素質,他親自講授政治課和軍事課,傳授偵察和繪圖等知識。在他的帶領下,四軍的戰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938年5月,日軍調動6萬多兵力大舉“討伐”活躍在偽三江省的各個抗聯部隊。為了打破敵人包圍圈,擾亂敵后方,開辟新區,根據二路軍總指揮部的決定,同年5月,李延平率四軍西征,在沿途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他仍然勇往直前。在一次戰斗中,李延平所率部隊被打散,他帶領十多名戰士繼續在五常、珠河一帶活動,以便尋找抗聯第十軍部隊。11月20日,在珠河縣一面坡西南的錯草頂子宿營時,被三名叛徒偷走手槍后殺害,時年35歲。
“我們在各個戰場上都打勝仗,為了從祖國領土上趕走日本法西斯,同志們不斷地戰斗在寒冷的疆場……”這是東北抗聯第四軍軍長李延平滿懷勝利之情寫下的詩歌——《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他赤膽忠心,英勇作戰,為抗日奉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李延平烈士雕像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李延平耳聞目睹日寇的侵華暴行,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滿懷抗日救國的熱忱,毅然跟隨胞兄李延祿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2月,李延平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軍長,率部在寶清、富錦地區開辟新游擊區和抗日游擊根據地。為了提高部隊的政治文化素質和軍事素質,他親自講授政治課和軍事課,傳授偵察和繪圖等知識。在他的帶領下,四軍的戰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938年5月,日軍調動6萬多兵力大舉“討伐”活躍在偽三江省的各個抗聯部隊。為了打破敵人包圍圈,擾亂敵后方,開辟新區,根據二路軍總指揮部的決定,同年5月,李延平率四軍西征,在沿途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他仍然勇往直前。在一次戰斗中,李延平所率部隊被打散,他帶領十多名戰士繼續在五常、珠河一帶活動,以便尋找抗聯第十軍部隊。11月20日,在珠河縣一面坡西南的錯草頂子宿營時,被三名叛徒偷走手槍后殺害,時年35歲。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