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百事】寧死不屈的縣委書記金相和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征程。一百年歲月崢嶸,一百年初心如磐。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延吉新聞網開設“百年•百人•百事”專欄,講述延吉故事,傳承紅色信仰,砥礪奮進前行。
1900年2月,金相和(又名金在鳳)出生在吉林省延吉縣光開鄉厚洞村(今龍井市開山屯鎮)。
10歲那年,金相和入小學讀書,后因家境困頓輟學。

金相和烈士照片
1924年,金相和家遷居蛤蟆塘。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他積極參加反地反封建革命活動,193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擔任中共汪清縣委第二任書記。
1931年2月2日凌晨,敵人突然包圍北蛤蟆塘后河村,大肆搜捕。當時,金相和正在與中共蛤蟆塘支部書記兼共青團蛤蟆塘區委書記韓永浩研究如何擴大抗日赤衛隊的武裝力量和廣泛開展游擊活動的問題,金相和、韓永浩等80名青壯年被捕。被捕后,敵人對他用盡了酷刑,他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堅守黨的機密。

國民黨地方軍閥殺害中共汪清縣委書記金相和時用過的鍘刀
2月5日清晨,為對抗敵人的刑訊逼供,金相和用刮臉刀片割破自己的喉嚨。當敵人聞訊趕來時,他已經不能說話。無計可施的敵人槍殺了他之后,竟殘忍地用鍘刀鍘下他的頭顱,在其妻子、子女以及群眾面前將頭顱掛到樹上示眾。
為了黨的事業,金相和烈士英勇就義,時年30歲,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1900年2月,金相和(又名金在鳳)出生在吉林省延吉縣光開鄉厚洞村(今龍井市開山屯鎮)。
10歲那年,金相和入小學讀書,后因家境困頓輟學。

金相和烈士照片
1931年2月2日凌晨,敵人突然包圍北蛤蟆塘后河村,大肆搜捕。當時,金相和正在與中共蛤蟆塘支部書記兼共青團蛤蟆塘區委書記韓永浩研究如何擴大抗日赤衛隊的武裝力量和廣泛開展游擊活動的問題,金相和、韓永浩等80名青壯年被捕。被捕后,敵人對他用盡了酷刑,他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堅守黨的機密。

國民黨地方軍閥殺害中共汪清縣委書記金相和時用過的鍘刀
為了黨的事業,金相和烈士英勇就義,時年30歲,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