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延百” 騰飛的“延百”
70年打造延邊百貨“第一店”,70載樹立非公黨建“延百”標桿
2020-09-01 標簽: 來源:延邊新聞網
一座大樓,蘊藏一個城市的記憶;一個企業的發展,濃縮一個時代的變遷。
2020年9月7日,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70歲生日。
70年,從最初的延邊百貨公司第一門市部,到今天的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改變的是歲月和容顏,不變的是“延百人”的堅定初心和這一“金字招牌”在全州人民心中的分量。
時節更替、四季輪回,“延百”深深扎根、巋然屹立在延邊這片沃土,與城市共成長、與百姓心貼心,卓越成就令人矚目,也更加令人思索:輝煌發展70年,未來潛力無限量,“延百”何以能做到?

延吉市第一百貨商店

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夜景
70年的厚重與積淀,書寫了紅色的“延百”
8月18日一大早,延吉市解放路段百利城門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場以“風雨同舟七十年 乘風破浪再揚帆”為主題的延吉百貨大樓70年發展成就展,帶領著觀展市民踏上了一段余味無窮的“時光之旅”。
“這些老照片,太珍貴了。一看到這些影像,我就能回憶起小時候跟著家人在‘大樓’買東西時的情景,這種熟悉、親切的感覺真好!”延吉市民趙紅梅在一塊塊展板前,仔仔細細地看著不同時期的“延百”,頗有感觸地追憶自己和這座城市的過往歲月。
“展覽展出的147張照片串起了‘延百’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展示出了‘延百’在時光流逝中不斷積淀的厚度和日益迸發的活力。”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延百”的“厚度”和活力毫無疑問是源于根深蒂固的黨建工作傳統和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
早在1950年企業創立之初,“延百”就同步建立了黨組織,時至1988年成立黨委,再到如今黨委下設13個黨支部,擁有201名在職黨員和265名積極分子,“延百”邁出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每一位職工黨員和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員工們的凝心聚力、勵精圖治。
在“延百”,中高層管理者必須是黨員、關鍵崗位必須有黨員、要想被提拔重用必須申請入黨、黨員和積極分子參加競聘都有加分……嚴格規定和鮮明導向,讓“延百”黨建工作在高位部署、具體實施等各個環節真正走向了深入、走向了細化、走向了實際。
70年的實踐證明,“延百”將黨建工作擺在第一位,意義非凡、效用深遠:無論是經營一線,還是行政部門,亦或是后勤保障,“延百”最好使、最管用的是黨員,最好調度的是黨員,最有戰斗力的是黨員,隨時能夠沖鋒陷陣的還是黨員。
紅色是底色、黨旗是引領、黨建是根基、黨員是標桿,構成了“延百”強大的精神內核和動力源泉,推動著這一非公企業在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活力無限。

延吉百利城 梁廣林 攝
70年的奮斗與品質,托起了騰飛的“延百”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百姓需求在提升,各種業態齊迸發,“延百”如何緊跟市場、精準定位?
“鎖定目標、超前半步、專注主業、量力而行” ,短短16個字,樸實無華,卻字字千鈞,道出了幾代“延百人”穩扎穩打、追求卓越的發展“真經”。
以“不熟的不做,不會的不做,分散資金、分散精力、分散人才的一律不做”為準則,以打造“延邊第一店、省內名牌店、國內先進店”為目標,以“企業發展、共創共享、服務社會”為理念,“延百”在日復一日的苦心經營和接續奮斗下,腳踏實地地走了幾十年,踏踏實實地干了幾十年,也不負眾望地“贏”了幾十年。
2015年,“延百”深化改革,穩步擴張,推動業態升級,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一步:投資9.6億元、建成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百利城購物中心,將其與延吉百貨大樓兩樓連在一起,在延吉市核心商圈黃金位置,形成一個總建筑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使之一舉成為反映延邊經濟發展活躍度的“風向標”、體現延邊獨特消費文化的“大窗口”。
創業維艱,守業更難。“延百”在70年的發展歷程中找到了企業經久不衰的“秘訣”——貨真價實、誠信經營。
在“延百”,最讓顧客滿意的售后服務當屬“無理由退換貨”。
“啥?只要商品保持原質原樣,15日內就能無理由退換貨?”承諾剛一推出,顧客樂了,員工們卻暗自叫屈、大為不解。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回頭客越來越多,顧客對“延百”的“黏性”越來越強,無言的口碑帶來的是金錢和廣告買不到的人氣與信賴。
除此之外,“延百”還面向社會聘請了41名社會監督員,對商品質量、價格、誠信、服務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檢查、監督和暗查,并先后推出了“先行賠付”“公開召回”等一系列售后服務舉措,讓顧客買得放心、安心、更舒心。
“誠信是‘易碎品’,更是‘延百’的‘命根子’‘眼珠子’。”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杜友蘭堅信,做誠信就是做未來。
事實也證明了她的論斷——早在1998年,延吉百貨大樓就被中宣部等六部委評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范店”;2018年,延吉百貨大樓超市總店被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評為全州第一家“省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至今已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始于2006年的“延百”跨年夜場至今已經辦了14年,在延邊家喻戶曉,成為全州消費者的“歡樂購物節”,自2013年起,新年夜場單日銷售額連續七年突破1億元,日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

延吉百貨大樓服裝商場
70年的擔當與奉獻,詮釋了人民的“延百”
“延百”承載的期望和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付出的努力,注定了它不僅屬于每一位為之奮斗的“延百人”,更屬于全州各族人民群眾——這一點從它自覺扛起的社會責任上可見一斑,近20年通過開展扶貧助弱幫建工作累計捐款捐物2000多萬元。
——扶持困難企業,維護民族團結。延吉市民族樂器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延邊州定點生產朝鮮族樂器的民族用品生產企業。2010年7月,該廠陷入了缺資金、缺廠房、缺設備的窘境,生產經營難以為繼。
樂器廠“命懸一線”時,“延百”免費向其提供廠房,拿出100萬元扶持資金,承諾不要一分錢的回報,將分紅全部用于技術改造和擴大產能。如今,樂器廠生產的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參加了上海世博會等全國范圍內的各種大型博覽會和展示展演活動,國內各大藝術團體、學校所需的朝鮮族樂器也基本都出自那里。樂器廠不僅得以“絕處逢生”,還迎來了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延百”以在全州各縣(市)經營的19家網點為平臺,與州內30余個村集體、農業合作社簽訂采購經營合同,將來自本地的大米、肉蛋、菜果等436種農副產品和土特產品送到了全州人民的餐桌上,也有效幫助農民群眾打開了產品銷路、實現了增收致富。
——竭力防控疫情,全力保障供應。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延百”同很多企業、行業一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史無前例的困境。
“咬緊牙關,扛起擔當,全力保供應、保民生!”杜友蘭堅定地說。“延百”迅速行動,堅決執行中央和省、州及延吉市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克服艱難險阻,堅持集團旗下18個超市門店正常開門營業,多措并舉采購商品,擴大自營自采比例,組織260多名黨員、管理人員,奔赴疫情防控和經營一線,與全州人民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期間,州內農副產品大量滯銷,眼看曾經供不應求的瓜果蔬菜就要爛在地里,農民群眾即將血本無歸,“延百”克服重重困難,組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采購,并在各超市網點設置了“助農銷售專柜”,使農產品滯銷問題得到極大緩解。上半年,“延百”累計實現州內農副產品銷售額4150萬元。
再苦也要跟人民共患難,再難也要為家鄉謀發展。疫情發生以來,“延百”主動為延吉市各街道社區和鄉鎮村屯捐款捐物50余萬元;堅持做到不減員、不降薪,不讓一個職工失業下崗;主動為供貨商減費降扣4437萬元,幫助他們穩住了繼續經營的信心、穩住了在延邊實現長遠發展的希望。
70年后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輝煌的“延百”永不止步,奮進的“延百”勢不可擋,騰飛的“延百”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 葛威)
2020年9月7日,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70歲生日。
70年,從最初的延邊百貨公司第一門市部,到今天的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改變的是歲月和容顏,不變的是“延百人”的堅定初心和這一“金字招牌”在全州人民心中的分量。
時節更替、四季輪回,“延百”深深扎根、巋然屹立在延邊這片沃土,與城市共成長、與百姓心貼心,卓越成就令人矚目,也更加令人思索:輝煌發展70年,未來潛力無限量,“延百”何以能做到?

延吉市第一百貨商店

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夜景
70年的厚重與積淀,書寫了紅色的“延百”
8月18日一大早,延吉市解放路段百利城門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場以“風雨同舟七十年 乘風破浪再揚帆”為主題的延吉百貨大樓70年發展成就展,帶領著觀展市民踏上了一段余味無窮的“時光之旅”。
“這些老照片,太珍貴了。一看到這些影像,我就能回憶起小時候跟著家人在‘大樓’買東西時的情景,這種熟悉、親切的感覺真好!”延吉市民趙紅梅在一塊塊展板前,仔仔細細地看著不同時期的“延百”,頗有感觸地追憶自己和這座城市的過往歲月。
“展覽展出的147張照片串起了‘延百’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展示出了‘延百’在時光流逝中不斷積淀的厚度和日益迸發的活力。”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延百”的“厚度”和活力毫無疑問是源于根深蒂固的黨建工作傳統和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
早在1950年企業創立之初,“延百”就同步建立了黨組織,時至1988年成立黨委,再到如今黨委下設13個黨支部,擁有201名在職黨員和265名積極分子,“延百”邁出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每一位職工黨員和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員工們的凝心聚力、勵精圖治。
在“延百”,中高層管理者必須是黨員、關鍵崗位必須有黨員、要想被提拔重用必須申請入黨、黨員和積極分子參加競聘都有加分……嚴格規定和鮮明導向,讓“延百”黨建工作在高位部署、具體實施等各個環節真正走向了深入、走向了細化、走向了實際。
70年的實踐證明,“延百”將黨建工作擺在第一位,意義非凡、效用深遠:無論是經營一線,還是行政部門,亦或是后勤保障,“延百”最好使、最管用的是黨員,最好調度的是黨員,最有戰斗力的是黨員,隨時能夠沖鋒陷陣的還是黨員。
紅色是底色、黨旗是引領、黨建是根基、黨員是標桿,構成了“延百”強大的精神內核和動力源泉,推動著這一非公企業在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活力無限。

延吉百利城 梁廣林 攝
70年的奮斗與品質,托起了騰飛的“延百”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百姓需求在提升,各種業態齊迸發,“延百”如何緊跟市場、精準定位?
“鎖定目標、超前半步、專注主業、量力而行” ,短短16個字,樸實無華,卻字字千鈞,道出了幾代“延百人”穩扎穩打、追求卓越的發展“真經”。
以“不熟的不做,不會的不做,分散資金、分散精力、分散人才的一律不做”為準則,以打造“延邊第一店、省內名牌店、國內先進店”為目標,以“企業發展、共創共享、服務社會”為理念,“延百”在日復一日的苦心經營和接續奮斗下,腳踏實地地走了幾十年,踏踏實實地干了幾十年,也不負眾望地“贏”了幾十年。
2015年,“延百”深化改革,穩步擴張,推動業態升級,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一步:投資9.6億元、建成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百利城購物中心,將其與延吉百貨大樓兩樓連在一起,在延吉市核心商圈黃金位置,形成一個總建筑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使之一舉成為反映延邊經濟發展活躍度的“風向標”、體現延邊獨特消費文化的“大窗口”。
創業維艱,守業更難。“延百”在70年的發展歷程中找到了企業經久不衰的“秘訣”——貨真價實、誠信經營。
在“延百”,最讓顧客滿意的售后服務當屬“無理由退換貨”。
“啥?只要商品保持原質原樣,15日內就能無理由退換貨?”承諾剛一推出,顧客樂了,員工們卻暗自叫屈、大為不解。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回頭客越來越多,顧客對“延百”的“黏性”越來越強,無言的口碑帶來的是金錢和廣告買不到的人氣與信賴。
除此之外,“延百”還面向社會聘請了41名社會監督員,對商品質量、價格、誠信、服務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檢查、監督和暗查,并先后推出了“先行賠付”“公開召回”等一系列售后服務舉措,讓顧客買得放心、安心、更舒心。
“誠信是‘易碎品’,更是‘延百’的‘命根子’‘眼珠子’。”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杜友蘭堅信,做誠信就是做未來。
事實也證明了她的論斷——早在1998年,延吉百貨大樓就被中宣部等六部委評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范店”;2018年,延吉百貨大樓超市總店被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評為全州第一家“省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至今已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始于2006年的“延百”跨年夜場至今已經辦了14年,在延邊家喻戶曉,成為全州消費者的“歡樂購物節”,自2013年起,新年夜場單日銷售額連續七年突破1億元,日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

延吉百貨大樓服裝商場
70年的擔當與奉獻,詮釋了人民的“延百”
“延百”承載的期望和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付出的努力,注定了它不僅屬于每一位為之奮斗的“延百人”,更屬于全州各族人民群眾——這一點從它自覺扛起的社會責任上可見一斑,近20年通過開展扶貧助弱幫建工作累計捐款捐物2000多萬元。
——扶持困難企業,維護民族團結。延吉市民族樂器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延邊州定點生產朝鮮族樂器的民族用品生產企業。2010年7月,該廠陷入了缺資金、缺廠房、缺設備的窘境,生產經營難以為繼。
樂器廠“命懸一線”時,“延百”免費向其提供廠房,拿出100萬元扶持資金,承諾不要一分錢的回報,將分紅全部用于技術改造和擴大產能。如今,樂器廠生產的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參加了上海世博會等全國范圍內的各種大型博覽會和展示展演活動,國內各大藝術團體、學校所需的朝鮮族樂器也基本都出自那里。樂器廠不僅得以“絕處逢生”,還迎來了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延百”以在全州各縣(市)經營的19家網點為平臺,與州內30余個村集體、農業合作社簽訂采購經營合同,將來自本地的大米、肉蛋、菜果等436種農副產品和土特產品送到了全州人民的餐桌上,也有效幫助農民群眾打開了產品銷路、實現了增收致富。
——竭力防控疫情,全力保障供應。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延百”同很多企業、行業一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史無前例的困境。
“咬緊牙關,扛起擔當,全力保供應、保民生!”杜友蘭堅定地說。“延百”迅速行動,堅決執行中央和省、州及延吉市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克服艱難險阻,堅持集團旗下18個超市門店正常開門營業,多措并舉采購商品,擴大自營自采比例,組織260多名黨員、管理人員,奔赴疫情防控和經營一線,與全州人民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期間,州內農副產品大量滯銷,眼看曾經供不應求的瓜果蔬菜就要爛在地里,農民群眾即將血本無歸,“延百”克服重重困難,組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采購,并在各超市網點設置了“助農銷售專柜”,使農產品滯銷問題得到極大緩解。上半年,“延百”累計實現州內農副產品銷售額4150萬元。
再苦也要跟人民共患難,再難也要為家鄉謀發展。疫情發生以來,“延百”主動為延吉市各街道社區和鄉鎮村屯捐款捐物50余萬元;堅持做到不減員、不降薪,不讓一個職工失業下崗;主動為供貨商減費降扣4437萬元,幫助他們穩住了繼續經營的信心、穩住了在延邊實現長遠發展的希望。
70年后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輝煌的“延百”永不止步,奮進的“延百”勢不可擋,騰飛的“延百”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 葛威)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