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數碼產品走俏 大眾價格最受歡迎
延吉新聞網4月5日訊(記者 季芳旭)4月5日,清明小長假的第二天,記者在延吉市中關電子科技大廈走訪了解到,隨著各行業(yè)復工復產和全面恢復生活秩序,手機數碼產品也迎來消費旺季,大眾價格的手機、數碼產品最受百姓歡迎。

市民在華為授權體驗店選購手機 季芳旭 攝

5G手機發(fā)燒友了解最新機型 季芳旭 攝
在延吉市華為授權體驗店,店長張海欣告訴記者,自2月20日商場復工后,店里的客流量程逐步回升趨勢,“復工前,我們就開通了線上直播銷售,現(xiàn)在也一直堅持做,因為這樣可以吸引一些感興趣的消費者通過線上看直播,到我們店里體驗,享受更周到的服務。”張海欣說,除了常規(guī)的優(yōu)惠促銷活動,把線上顧客引流到實體店購買,也是復工后該店提升銷售額的又一創(chuàng)新營銷手法。

華為授權體驗店線上直播 季芳旭 攝
“目前,銷售量排在前面的都是大眾價格機型,比如華為的P30、暢享10E等。”據了解,為了促進消費,根據消費者需求,華為授權體驗店加大優(yōu)惠力度,消費者購買不同機型,可享受300至1600元不等的價格補貼。當然,如今備受科技達人們關注的5G手機熱度也未曾減少,4月8日即將上市的P40系列5G手機,早在上個月就開始接受預定,是許多商務人士和年輕消費者到店的首選機型。張海欣表示,借助這次新款手機上市,華為授權體驗店將于4月11日舉行品鑒會,屆時還會有現(xiàn)場抽獎和送禮物等趣味活動,用實際行動回饋老客戶。

市民在京東專賣店購物 季芳旭 攝

受到消費者青睞的數碼產品 季芳旭 攝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中關電子科技大廈地下一層的京東專賣店。該店與京東線上同步,涵蓋電子數碼、大小家電、手機和配件等商品,讓消費者不用等待,輕松購買與線上價格同步的各款產品。店長杜俊華告訴記者,復工后銷售情況良好,特別是一款叫做“小度在家1S”的電子產品銷售量飆升。“這款產品有音響、視頻播放器、監(jiān)控等多項功能,不僅外形新潮,價格也特別親民。”杜俊華說,像這樣一款“黑科技”數碼產品,售價才300多元,性價比超高。

市民提前選購空調 季芳旭 攝
除了手機、數碼產品,空調也是熱門商品之一。隨著天氣回暖,一些市民開始提前購買空調。“現(xiàn)在優(yōu)惠力度挺大的,價格也合適,提前安裝好,夏天就不用排隊等安裝了。”前來選購空調的張先生說道。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服務老年客戶,京東專賣店還開通了代客下單服務,讓不會操作又擔心上當受騙的老年人可以在京東專賣店買得實惠、買得放心。

市民在華為授權體驗店選購手機 季芳旭 攝

5G手機發(fā)燒友了解最新機型 季芳旭 攝
在延吉市華為授權體驗店,店長張海欣告訴記者,自2月20日商場復工后,店里的客流量程逐步回升趨勢,“復工前,我們就開通了線上直播銷售,現(xiàn)在也一直堅持做,因為這樣可以吸引一些感興趣的消費者通過線上看直播,到我們店里體驗,享受更周到的服務。”張海欣說,除了常規(guī)的優(yōu)惠促銷活動,把線上顧客引流到實體店購買,也是復工后該店提升銷售額的又一創(chuàng)新營銷手法。

華為授權體驗店線上直播 季芳旭 攝
“目前,銷售量排在前面的都是大眾價格機型,比如華為的P30、暢享10E等。”據了解,為了促進消費,根據消費者需求,華為授權體驗店加大優(yōu)惠力度,消費者購買不同機型,可享受300至1600元不等的價格補貼。當然,如今備受科技達人們關注的5G手機熱度也未曾減少,4月8日即將上市的P40系列5G手機,早在上個月就開始接受預定,是許多商務人士和年輕消費者到店的首選機型。張海欣表示,借助這次新款手機上市,華為授權體驗店將于4月11日舉行品鑒會,屆時還會有現(xiàn)場抽獎和送禮物等趣味活動,用實際行動回饋老客戶。

市民在京東專賣店購物 季芳旭 攝

受到消費者青睞的數碼產品 季芳旭 攝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中關電子科技大廈地下一層的京東專賣店。該店與京東線上同步,涵蓋電子數碼、大小家電、手機和配件等商品,讓消費者不用等待,輕松購買與線上價格同步的各款產品。店長杜俊華告訴記者,復工后銷售情況良好,特別是一款叫做“小度在家1S”的電子產品銷售量飆升。“這款產品有音響、視頻播放器、監(jiān)控等多項功能,不僅外形新潮,價格也特別親民。”杜俊華說,像這樣一款“黑科技”數碼產品,售價才300多元,性價比超高。

市民提前選購空調 季芳旭 攝
除了手機、數碼產品,空調也是熱門商品之一。隨著天氣回暖,一些市民開始提前購買空調。“現(xiàn)在優(yōu)惠力度挺大的,價格也合適,提前安裝好,夏天就不用排隊等安裝了。”前來選購空調的張先生說道。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服務老年客戶,京東專賣店還開通了代客下單服務,讓不會操作又擔心上當受騙的老年人可以在京東專賣店買得實惠、買得放心。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