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確診病例已清零 航班上4名發熱患者檢測為陰性
延吉新聞網2月24日訊(記者 付楊)2月24日,記者從延邊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州確診病例全部清零,全州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社會面保持平穩。

新聞發布會 付楊 攝
截至2月23日24時,全州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例,經過醫療機構的積極救治,先后于2月9日和2月18日分兩批治愈出院4例。2月24日14時,最后一名確診病例經省、州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經省專家組會診同意,治愈出院,全州確診病例已全部清零。所有出院患者按照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跟蹤隨訪工作要求,由屬地負責進行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每日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隨訪。患者王某23日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患者南某咽拭子標本今日已采樣,檢測結果待報。
截止到目前,延邊州發熱門診共接診發熱患者665例,其中來自省內376例;湖北省39例,其他地區250人。發熱門診累計隔離醫學觀察165名。近日,在韓國至延吉航班上累計發現4名發熱患者,經州疾控中心實驗室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截止到目前,延邊州已對5例確診病例362名密切接觸者和54個協查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190名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952名一般接觸者開展了健康監測。同時,全州累計排查省外來延返延人員67356人,其中來自武漢市1125人,湖北省其他地區328人。自2月6日以來,累計排查黑龍江來延人員3137人。全州累計核酸檢測1278份(其中復檢527份),751人。累計出動流行病學調查人員5440人次,出動車輛2023車次,累計消殺面積約77萬平方米。
總體上,全州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社會面保持平穩。但是,當前周邊省份和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延邊州輸入性疫情風險增大。下一步,全州將認真貫徹落實屬地責任,堅持集中隔離、寬進嚴出、科學救治、阻斷傳播,依法依規開展疫情監測、聯防聯控等各項防控工作。
建議從疫情發生地區來延返延人員,主動到當地社區(村委會)做好篩查登記,并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居家醫學觀察14天,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要立即向當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報告,到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并配合、服從管理人員的管理。全州廣大民眾要注意個人防護,勤洗手,多通風,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封閉場所;打噴嚏時注意遮掩口鼻;出現流感樣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新聞發布會 付楊 攝
截至2月23日24時,全州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例,經過醫療機構的積極救治,先后于2月9日和2月18日分兩批治愈出院4例。2月24日14時,最后一名確診病例經省、州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經省專家組會診同意,治愈出院,全州確診病例已全部清零。所有出院患者按照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跟蹤隨訪工作要求,由屬地負責進行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每日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隨訪。患者王某23日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患者南某咽拭子標本今日已采樣,檢測結果待報。
截止到目前,延邊州發熱門診共接診發熱患者665例,其中來自省內376例;湖北省39例,其他地區250人。發熱門診累計隔離醫學觀察165名。近日,在韓國至延吉航班上累計發現4名發熱患者,經州疾控中心實驗室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截止到目前,延邊州已對5例確診病例362名密切接觸者和54個協查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190名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952名一般接觸者開展了健康監測。同時,全州累計排查省外來延返延人員67356人,其中來自武漢市1125人,湖北省其他地區328人。自2月6日以來,累計排查黑龍江來延人員3137人。全州累計核酸檢測1278份(其中復檢527份),751人。累計出動流行病學調查人員5440人次,出動車輛2023車次,累計消殺面積約77萬平方米。
總體上,全州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社會面保持平穩。但是,當前周邊省份和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延邊州輸入性疫情風險增大。下一步,全州將認真貫徹落實屬地責任,堅持集中隔離、寬進嚴出、科學救治、阻斷傳播,依法依規開展疫情監測、聯防聯控等各項防控工作。
建議從疫情發生地區來延返延人員,主動到當地社區(村委會)做好篩查登記,并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居家醫學觀察14天,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要立即向當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報告,到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并配合、服從管理人員的管理。全州廣大民眾要注意個人防護,勤洗手,多通風,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封閉場所;打噴嚏時注意遮掩口鼻;出現流感樣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