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的抗“疫”日志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延吉市醫院的發熱門診已然成為直面危險的最前沿,這里是隔離病房,也是戰場。在這個沒有硝煙的前沿陣地,許多醫護人員沖鋒在前,義無反顧,不分晝夜,舍身忘我,堅守在戰“疫”最前線。
以下是來自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的抗“疫”日志,記錄著他們工作的點點滴滴,也向大家展示出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隔離病房護士于靜:一襲白衣,一生堅守
風雨襲來,很多人成為了最美的逆行者。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傳染性和傳播性不確定的因素下,是責任和使命讓每一位工作者都無畏的沖到第一線來,默默的守護著醫者的仁愛與大愛。
在封閉的環境中,接觸的患者情緒都不是很樂觀,不愛說話,誰都不愿相信“我是被病毒傳染的一個人”,昨天和患者溝通了幾句,安慰了患者,患者顏面上露出一絲微笑,可能好多人都去排斥他們,人人平等,她們更需要愛。穿著防護服,隔人不隔心,斷疫不斷情。每一句鼓勵,每一個眼神,送去的都是信心和希望。在這里,我們護士就是傳遞愛的樞紐。
脫下防護服,身上是濕的;摘下護目鏡,里面全是水滴霧蒙蒙的;摘下口罩,臉部、雙耳都是勒痕,鼻梁上出現了2期壓力性損傷(每個護士姐妹鼻子沒有不壞的),痛的不敢去觸碰;摘下手套,雙手已被汗水浸泡的白白的皺巴巴的。穿上防護服之前兩小時就開始不吃不喝,因為怕去衛生間……護士姐妹沒有一人喊辛苦,都是在盡自己的那份力量,只希望我們的付出能換來病人的早日康復,反而覺得治病救人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個時候才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不出門、不出門、不出門!出門一定帶口罩。你眼中無聊的“家”,是很多人不能回去的“家”。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延邊加油,醫護工作者加油!


隔離病房護士于婧雯:堅守就在身邊
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在繼續,今天是2020年02月11日,是我在延吉市醫院發熱門診病房工作的第八天,真正的防疫一線是什么樣子的?
直到真正走進隔離病房,開展實際的工作,才會有真正的感受。不敢喝水,不能按時吃飯,不能及時上廁所,衣服汗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跑上跑下,對隔離對象的所有的生活護理工作全部都要承擔。最開始,對于疫情的顧慮,對于發熱門診工作流程的不熟悉,我接觸病人時還有點緊張,現在已經漸漸的開始適應并熟悉了各個工作流程,也不再懼怕和恐慌了,在使命面前,“害怕”等相關的詞必須放下。我們穿著防護服,隔離衣,戴著護目鏡,防護口罩,全副武裝的穿梭在他們的病房里,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叮囑病人按時吃藥,不斷詢問病人的感受,鼓勵關心他們,時刻做著心理疏導工作。每天進行著隔離病房的消毒工作的同時,還時不時的與病人談心,溝通。他們會對我們說:“你們辛苦了,謝謝”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們非常感動,他們的肯定會給我們帶來大大的能量,我們與他們同在,隔離病房,但不隔離愛!
為了更好的進行隔離病房的工作,一開始沒有經驗的我,干著疲憊的工作,護目鏡上早就已經是霧蒙蒙,水蒙蒙的了,看東西都困難的我們,依然堅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也經常和護士長討論保持護目鏡清晰的方法,我們試了又試,最后找到了洗潔精和洗手液涂抹在護目鏡上,是最好的辦法。
當我們的鼻子被壓痛的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再壓的時候,我們忍受著疼痛,想到了更好而簡單的辦法,墊紗布,墊紗布雖然解決了我們的壓痛,但是解決不了壓紅,不管怎樣,我們仍然堅持一切困難,我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一切工作做到最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讓病人盡快恢復身體健康,早日出院回家。
也許,我們能做到的工作很有限,但是我們足夠努力,足夠拼,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在里面工作將近十個小時,我們也能堅持,我們只有一個信念,作為醫護工作者,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對家人的思念,對孩子的想念,卻都要拋在腦后,小家的暫時分離,是為了“大家”的團結。
受疫情的影響,我們醫護人員一起在發熱門診度過了元宵節,一起給兩名醫護人員簡單的過了生日,唱了生日歌,也許會有些遺憾,但是,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只有繼續奮戰在一線,才能守護千家萬戶的團圓,希望我們一起攜手等待春暖花開!
以下是來自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的抗“疫”日志,記錄著他們工作的點點滴滴,也向大家展示出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隔離病房護士于靜:一襲白衣,一生堅守
風雨襲來,很多人成為了最美的逆行者。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傳染性和傳播性不確定的因素下,是責任和使命讓每一位工作者都無畏的沖到第一線來,默默的守護著醫者的仁愛與大愛。
在封閉的環境中,接觸的患者情緒都不是很樂觀,不愛說話,誰都不愿相信“我是被病毒傳染的一個人”,昨天和患者溝通了幾句,安慰了患者,患者顏面上露出一絲微笑,可能好多人都去排斥他們,人人平等,她們更需要愛。穿著防護服,隔人不隔心,斷疫不斷情。每一句鼓勵,每一個眼神,送去的都是信心和希望。在這里,我們護士就是傳遞愛的樞紐。
脫下防護服,身上是濕的;摘下護目鏡,里面全是水滴霧蒙蒙的;摘下口罩,臉部、雙耳都是勒痕,鼻梁上出現了2期壓力性損傷(每個護士姐妹鼻子沒有不壞的),痛的不敢去觸碰;摘下手套,雙手已被汗水浸泡的白白的皺巴巴的。穿上防護服之前兩小時就開始不吃不喝,因為怕去衛生間……護士姐妹沒有一人喊辛苦,都是在盡自己的那份力量,只希望我們的付出能換來病人的早日康復,反而覺得治病救人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個時候才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不出門、不出門、不出門!出門一定帶口罩。你眼中無聊的“家”,是很多人不能回去的“家”。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延邊加油,醫護工作者加油!



隔離病房護士于婧雯:堅守就在身邊
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在繼續,今天是2020年02月11日,是我在延吉市醫院發熱門診病房工作的第八天,真正的防疫一線是什么樣子的?
直到真正走進隔離病房,開展實際的工作,才會有真正的感受。不敢喝水,不能按時吃飯,不能及時上廁所,衣服汗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跑上跑下,對隔離對象的所有的生活護理工作全部都要承擔。最開始,對于疫情的顧慮,對于發熱門診工作流程的不熟悉,我接觸病人時還有點緊張,現在已經漸漸的開始適應并熟悉了各個工作流程,也不再懼怕和恐慌了,在使命面前,“害怕”等相關的詞必須放下。我們穿著防護服,隔離衣,戴著護目鏡,防護口罩,全副武裝的穿梭在他們的病房里,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叮囑病人按時吃藥,不斷詢問病人的感受,鼓勵關心他們,時刻做著心理疏導工作。每天進行著隔離病房的消毒工作的同時,還時不時的與病人談心,溝通。他們會對我們說:“你們辛苦了,謝謝”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們非常感動,他們的肯定會給我們帶來大大的能量,我們與他們同在,隔離病房,但不隔離愛!
為了更好的進行隔離病房的工作,一開始沒有經驗的我,干著疲憊的工作,護目鏡上早就已經是霧蒙蒙,水蒙蒙的了,看東西都困難的我們,依然堅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也經常和護士長討論保持護目鏡清晰的方法,我們試了又試,最后找到了洗潔精和洗手液涂抹在護目鏡上,是最好的辦法。
當我們的鼻子被壓痛的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再壓的時候,我們忍受著疼痛,想到了更好而簡單的辦法,墊紗布,墊紗布雖然解決了我們的壓痛,但是解決不了壓紅,不管怎樣,我們仍然堅持一切困難,我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一切工作做到最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讓病人盡快恢復身體健康,早日出院回家。
也許,我們能做到的工作很有限,但是我們足夠努力,足夠拼,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在里面工作將近十個小時,我們也能堅持,我們只有一個信念,作為醫護工作者,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對家人的思念,對孩子的想念,卻都要拋在腦后,小家的暫時分離,是為了“大家”的團結。
受疫情的影響,我們醫護人員一起在發熱門診度過了元宵節,一起給兩名醫護人員簡單的過了生日,唱了生日歌,也許會有些遺憾,但是,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只有繼續奮戰在一線,才能守護千家萬戶的團圓,希望我們一起攜手等待春暖花開!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