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勝利閉幕
2020-01-08 標簽: 來源:延邊新聞網
本報訊(記者 葛威)新征程時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奮進。1月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延邊阿里郎劇場勝利閉幕。

政協延邊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閉幕。 本報記者 陳延龍 攝
大會應到委員323名,實到295名,符合規定人數。
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姜治瑩,州政協主席韓興海,州政協副主席權貞子、安明植、馮德遠、宋樹青、李東浩、吳學哲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州委副書記、州長金壽浩,州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姜虎權在主席臺就座。
參加會議的還有州委副書記、州委常委,州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政府副州長,州中級人民法院、吉林省延邊林區中級法院、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延邊林區分院的負責同志,原正州級老領導。
住延省政協委員,駐延中省直、州直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閉幕大會由馮德遠主持。
會上,3位委員分別就企業融資難、加強城市治理、打造全域旅游名片等內容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對推動延邊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宋樹青作關于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案征集情況的報告。
根據本次大會通過的《選舉辦法》和得票情況,吳學哲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副主席,石琦華、李仁哲、張明、金明花、徐佳彬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大會審議通過了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決議。
會議期間,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姜治瑩和州委副書記、州長金壽浩分別參加了委員聯組討論,與委員一起共商大計,虛懷納諫,充分體現了廣泛協商的民主意識與團結和諧的政治氛圍。委員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參政議政熱情,認真履職,通過大會發言、分組討論、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種形式,圍繞全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重大問題,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有分量、有見地的意見建議,展示了廣大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和精神風貌。
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州各級政協組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圍繞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建言資政、凝聚共識上務實功、求實效,為助推延邊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閉幕。

政協延邊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閉幕。 本報記者 陳延龍 攝
大會應到委員323名,實到295名,符合規定人數。
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姜治瑩,州政協主席韓興海,州政協副主席權貞子、安明植、馮德遠、宋樹青、李東浩、吳學哲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州委副書記、州長金壽浩,州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姜虎權在主席臺就座。
參加會議的還有州委副書記、州委常委,州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政府副州長,州中級人民法院、吉林省延邊林區中級法院、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延邊林區分院的負責同志,原正州級老領導。
住延省政協委員,駐延中省直、州直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閉幕大會由馮德遠主持。
會上,3位委員分別就企業融資難、加強城市治理、打造全域旅游名片等內容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對推動延邊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宋樹青作關于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案征集情況的報告。
根據本次大會通過的《選舉辦法》和得票情況,吳學哲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副主席,石琦華、李仁哲、張明、金明花、徐佳彬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大會審議通過了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決議。
會議期間,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姜治瑩和州委副書記、州長金壽浩分別參加了委員聯組討論,與委員一起共商大計,虛懷納諫,充分體現了廣泛協商的民主意識與團結和諧的政治氛圍。委員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參政議政熱情,認真履職,通過大會發言、分組討論、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種形式,圍繞全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重大問題,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有分量、有見地的意見建議,展示了廣大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和精神風貌。
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州各級政協組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圍繞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建言資政、凝聚共識上務實功、求實效,為助推延邊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閉幕。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