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創城”路上一起走
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攻堅時期,延吉市31053名小學生以自己的方式,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小手牽大手 共創文明城 金俞成 攝

進學小學創城承諾墻 金俞成 攝
走進延吉市進學小學,無論是走廊、教室,還是操場,都被注入了文明的印記和色彩:操場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文明校園、文明城市相關內容的展板和標語醒目了然;走廊內,文明創建宣傳海報隨處可見;教室里,窗明幾凈,聲情并茂的讀書聲此起彼伏……
據了解,為了強化學生文明意識,進學小學組織全校3000多人共同簽字,每個學生都鄭重承諾:我是創城小使者,我要做文明進學人。進學小學還以不同的方式,營造創建全國文明城的氛圍。一個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聲“謝謝”“您好”“對不起”,文明習慣養成的教育課程,“文明”這個字眼已經深入到學生的腦海中。“三星班級”“七星少年”的評選活動,以此來激發榜樣在創建文明城中的作用。

進學小學廊庭文化區 金俞成 攝

學生課間站“文明崗” 金俞成 攝

進學小學創城展板 金俞成 攝
創城行動中,進學小學開展的各項文明實踐活動只是延吉市教育系統的一個縮影。教育系統在加強頂層設計方面,統籌指導創城工作,強化領導責任,通過組織創城答題和主題征文等活動,讓創城走入校園;開展“小手拉大手”創城親子實踐等活動,讓創城走進家庭;定期開展師生志愿服務隊參加創城社會實踐活動,讓創城走向社會。同時,圍繞教育系統創建任務,細化工作內容,將創建文明校園、做好常規教育、抓好主題教育、組織主題實踐、樹立身邊榜樣選樹活動有機融合,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做文明有禮的延吉人。

進學小學創城海報 金俞成 攝

進學小學樓內創城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金俞成 攝
延吉市教育系統向全市44所中小學5萬余名師生發出創城倡議,全市各中小學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學雷鋒、“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追尋紅色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紅色研學教育實踐等主題教育。組織2萬名學生走到校外開展研學,每次研學都是一次文明創城的宣傳活動,廣大學生的文明意識、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得到了全面提升。發放10萬份“致全市家長的創城一封信”,定期安排師生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創城社會實踐。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8個校園雷鋒團隊,81名新時代好少年、延吉美德少年得到表彰。
延吉市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辦公室主任薛永剛表示,教育系統不論是民辦教育機構還是公立學校,已經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創建的濃厚氛圍,以學生帶家庭,讓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文明城市的創建逐步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和社會。

小手牽大手 共創文明城 金俞成 攝

進學小學創城承諾墻 金俞成 攝
走進延吉市進學小學,無論是走廊、教室,還是操場,都被注入了文明的印記和色彩:操場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文明校園、文明城市相關內容的展板和標語醒目了然;走廊內,文明創建宣傳海報隨處可見;教室里,窗明幾凈,聲情并茂的讀書聲此起彼伏……
據了解,為了強化學生文明意識,進學小學組織全校3000多人共同簽字,每個學生都鄭重承諾:我是創城小使者,我要做文明進學人。進學小學還以不同的方式,營造創建全國文明城的氛圍。一個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聲“謝謝”“您好”“對不起”,文明習慣養成的教育課程,“文明”這個字眼已經深入到學生的腦海中。“三星班級”“七星少年”的評選活動,以此來激發榜樣在創建文明城中的作用。

進學小學廊庭文化區 金俞成 攝

學生課間站“文明崗” 金俞成 攝

進學小學創城展板 金俞成 攝
創城行動中,進學小學開展的各項文明實踐活動只是延吉市教育系統的一個縮影。教育系統在加強頂層設計方面,統籌指導創城工作,強化領導責任,通過組織創城答題和主題征文等活動,讓創城走入校園;開展“小手拉大手”創城親子實踐等活動,讓創城走進家庭;定期開展師生志愿服務隊參加創城社會實踐活動,讓創城走向社會。同時,圍繞教育系統創建任務,細化工作內容,將創建文明校園、做好常規教育、抓好主題教育、組織主題實踐、樹立身邊榜樣選樹活動有機融合,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做文明有禮的延吉人。

進學小學創城海報 金俞成 攝

進學小學樓內創城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金俞成 攝
延吉市教育系統向全市44所中小學5萬余名師生發出創城倡議,全市各中小學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學雷鋒、“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追尋紅色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紅色研學教育實踐等主題教育。組織2萬名學生走到校外開展研學,每次研學都是一次文明創城的宣傳活動,廣大學生的文明意識、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得到了全面提升。發放10萬份“致全市家長的創城一封信”,定期安排師生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創城社會實踐。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8個校園雷鋒團隊,81名新時代好少年、延吉美德少年得到表彰。
延吉市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辦公室主任薛永剛表示,教育系統不論是民辦教育機構還是公立學校,已經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創建的濃厚氛圍,以學生帶家庭,讓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文明城市的創建逐步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和社會。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