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贊】張淑梅:愛心化雨潤心田
欄語:為人師,你看遍四季晴雨、滋潤芬芳桃李;為人師,你堅守初心一片、寫下遠方和詩。在教師節即將來臨的日子,延吉新聞網開設【師德贊】專欄,帶你認識十位有著崇高職業理想的人民教師,讓我們想把一切美好的祝愿送給老師。
張淑梅是延吉市仁坪小學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教師,她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32年,深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贊譽和領導的好評。

上課中的張淑梅老師
張淑梅當了3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學生是她的原動力,而“愛”就是她愿意和能夠付出的全部。
2014年8月,張淑梅帶新一年級學生,班里來了兩個特殊的孩子:一名患有智力障礙,一名患有多動自閉癥。入學的第二天,同學們都去上課間操,曉宇(化名)卻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張淑梅覺得很奇怪,走到他跟前一看,原來是尿褲子了。張淑梅立即聯系家長,幫助曉宇換好了褲子。但是沒想到,第二天曉宇又尿褲了。詢問家長才知道,原來曉宇患有智力障礙,說話口齒不清楚,大小便有時候自己感覺不到,得靠催促上廁所。知道這事以后,張淑梅開始留意曉宇,每當下課就提醒他去廁所,并讓家長每天早晨上學時,把干凈的褲子放在書包里。

主題班會與學生們合影

主題班會與學生們合影
有一次,張淑梅正在上數學課,突然有同學喊起來:“老師,臭死了!”“曉宇拉褲子了!”同學們都捂著鼻子紛紛站了起來。張淑梅趕緊跑到曉宇面前,沒有說什么,拿來紙巾給他擦洗,換上干凈的褲子。同學們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默默不語,也不再捂嘴了。等完事后,張淑梅就借著契機召開了班會,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這以后再發生這樣的事,同學們都會主動過來幫忙,沒有一個嘲笑的。
作為班主任,張淑梅特別注重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每天放學,她都和前來接送孩子的家長溝通交流,告訴他們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當孩子有了進步,或生病了,或這段時間學習狀態不佳,張淑梅都會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步,更好地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認真備課
張淑梅的班里有一名學生小成(化名),患有多動癥、自閉癥。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自理能力差,行為有時過于偏激。為此,張淑梅想了很多辦法去引導他、教育他,但效果卻不太理想。張淑梅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小成對班級的衛生工作比較積極,于是就讓他每天負責擦黑板、開關電視,并經常鼓勵他。張淑梅還利用班隊課發動全班同學幫助他,由兩名學生擔任小成的小老師,對他的行為和學習進行指導。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努力,小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課時自言自語現象少了,還會經常舉手回答問題。
如今,小成已經是六年級學生了,能正常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基本能完成學習任務,上課能安靜的坐下來學習,課后與同學一起游戲。而且它漢語拼音學的扎實,口算和計算能力也很棒,不僅寫一手好字,還喜歡閱讀課外書籍。
張淑梅不僅在學習上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在生活中也會去關愛他們。班里的孩子大都是外來民工子女,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張淑梅會經常給他們買學習用品。業余時間,她還參加了愛心延邊公益協會的社會志愿活動,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獻出一點愛心。
魯迅曾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才會用心呵護每一名學生。作為一名普通、平凡的教師,張淑梅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她用盡心盡責的工作詮釋著一名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著,用滿腔的愛托起了“明天的太陽”。
張淑梅是延吉市仁坪小學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教師,她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32年,深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贊譽和領導的好評。

上課中的張淑梅老師
2014年8月,張淑梅帶新一年級學生,班里來了兩個特殊的孩子:一名患有智力障礙,一名患有多動自閉癥。入學的第二天,同學們都去上課間操,曉宇(化名)卻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張淑梅覺得很奇怪,走到他跟前一看,原來是尿褲子了。張淑梅立即聯系家長,幫助曉宇換好了褲子。但是沒想到,第二天曉宇又尿褲了。詢問家長才知道,原來曉宇患有智力障礙,說話口齒不清楚,大小便有時候自己感覺不到,得靠催促上廁所。知道這事以后,張淑梅開始留意曉宇,每當下課就提醒他去廁所,并讓家長每天早晨上學時,把干凈的褲子放在書包里。

主題班會與學生們合影

主題班會與學生們合影
有一次,張淑梅正在上數學課,突然有同學喊起來:“老師,臭死了!”“曉宇拉褲子了!”同學們都捂著鼻子紛紛站了起來。張淑梅趕緊跑到曉宇面前,沒有說什么,拿來紙巾給他擦洗,換上干凈的褲子。同學們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默默不語,也不再捂嘴了。等完事后,張淑梅就借著契機召開了班會,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這以后再發生這樣的事,同學們都會主動過來幫忙,沒有一個嘲笑的。
作為班主任,張淑梅特別注重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每天放學,她都和前來接送孩子的家長溝通交流,告訴他們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當孩子有了進步,或生病了,或這段時間學習狀態不佳,張淑梅都會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步,更好地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認真備課
如今,小成已經是六年級學生了,能正常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基本能完成學習任務,上課能安靜的坐下來學習,課后與同學一起游戲。而且它漢語拼音學的扎實,口算和計算能力也很棒,不僅寫一手好字,還喜歡閱讀課外書籍。
張淑梅不僅在學習上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在生活中也會去關愛他們。班里的孩子大都是外來民工子女,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張淑梅會經常給他們買學習用品。業余時間,她還參加了愛心延邊公益協會的社會志愿活動,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獻出一點愛心。
魯迅曾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才會用心呵護每一名學生。作為一名普通、平凡的教師,張淑梅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她用盡心盡責的工作詮釋著一名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著,用滿腔的愛托起了“明天的太陽”。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