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高新區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19-07-26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近年來,延吉高新區緊盯企業發展需求,著力打造“六個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延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打造明確統一的思想環境。延吉高新區以企業發展需求作為工作信號,在全區內形成領導重視、層層發動、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營商環境建設局面,確保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抓出實效,創建令投資者滿意、企業滿意的發展環境。
打造宜居宜業的園區環境。延吉高新區著力完善基礎設施,修建長白山東路、南崗街、東新街、東光街等14條街路,并先后投資建設朝鮮族特色食品園、中小企業園、科技創新園、敖東國藥基地等特色園區,成功列入國家首批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形成了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生物制藥、電子產品制造、信息技術等特色產業。目前,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3億元。
打造務實高效的行政環境。延吉高新區不斷加強機關建設,廣泛深入開展“治浮、治庸、治散、治奢”工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抓好教育管理,落實責任,自增壓力,為企業提供“誠信、務實、優質、高效”的服務。同時,推行政務服務事項“只跑一次”改革,通過簡化中小企業工業園和科技創新園入駐企業審批流程、引進“園區信息化管理軟件”、推行“AB崗無缺位服務”、實行項目包幫制度和企業聯系走訪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質量。
打造寬松優惠的政策環境。出臺《延吉高新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試行)》《延吉高新區標準廠房管理暫行辦法》、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吸引大中企業出資,帶動中小企業入駐,為市場注入活力,不斷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加強監督保障工作,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打造公正嚴明的法治環境。高度重視法制建設,強調依法治園、依規治園,進一步實現行政運作的規范性、政策的透明度和執行的公平性。在區內設立以吉林敖東延吉藥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20家軟環境監測點和以延吉高新區企業服務管理局工作人員為代表的50名軟環境監測人員,設立軟環境投訴舉報箱,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收集、受理關于建設園區軟環境的各類意見和建議,推進軟環境建設工作順利展開,進一步優化園區投資環境。
打造聚才集智的人才環境。制定企業引進高端經營管理人才實施辦法,擴大用人視野,拓寬引進渠道,并結合延吉市產業布局,建立高端人才資源庫,創建人才培養平臺,抓好大學生雙創工程和到基層創業工作,實施返鄉創業工程,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落戶延吉高新區。(記者 劉戰國)

延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打造宜居宜業的園區環境。延吉高新區著力完善基礎設施,修建長白山東路、南崗街、東新街、東光街等14條街路,并先后投資建設朝鮮族特色食品園、中小企業園、科技創新園、敖東國藥基地等特色園區,成功列入國家首批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形成了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生物制藥、電子產品制造、信息技術等特色產業。目前,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3億元。
打造務實高效的行政環境。延吉高新區不斷加強機關建設,廣泛深入開展“治浮、治庸、治散、治奢”工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抓好教育管理,落實責任,自增壓力,為企業提供“誠信、務實、優質、高效”的服務。同時,推行政務服務事項“只跑一次”改革,通過簡化中小企業工業園和科技創新園入駐企業審批流程、引進“園區信息化管理軟件”、推行“AB崗無缺位服務”、實行項目包幫制度和企業聯系走訪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質量。
打造寬松優惠的政策環境。出臺《延吉高新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試行)》《延吉高新區標準廠房管理暫行辦法》、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吸引大中企業出資,帶動中小企業入駐,為市場注入活力,不斷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加強監督保障工作,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打造公正嚴明的法治環境。高度重視法制建設,強調依法治園、依規治園,進一步實現行政運作的規范性、政策的透明度和執行的公平性。在區內設立以吉林敖東延吉藥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20家軟環境監測點和以延吉高新區企業服務管理局工作人員為代表的50名軟環境監測人員,設立軟環境投訴舉報箱,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收集、受理關于建設園區軟環境的各類意見和建議,推進軟環境建設工作順利展開,進一步優化園區投資環境。
打造聚才集智的人才環境。制定企業引進高端經營管理人才實施辦法,擴大用人視野,拓寬引進渠道,并結合延吉市產業布局,建立高端人才資源庫,創建人才培養平臺,抓好大學生雙創工程和到基層創業工作,實施返鄉創業工程,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落戶延吉高新區。(記者 劉戰國)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