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民生幸福在路上
2018-12-14 標簽: 來源:延邊新聞網
2018年,延吉市民生變化處處可見,民生溫暖時時可感。

延吉市專用校車 邱葉寶 攝
教育是民生之大事。12月6日,記者來到位于園川街西側、公園路南側的延吉市第三中學新校區,白雪掩映下的塑膠跑道格外亮眼,新建的教學樓主體已經完成。據介紹,該校區占地面積16650平方米,建筑面積18314平方米,總投資4888萬元。項目包括教學樓、實驗樓及相應配套設施。新校區共設有32間普通教室及相應的活動室、辦公室,可容納1600名學生就讀。該項目于2017年6月開工,目前教學樓土建工程已完工,正進行內部裝飾工程,預計2018年底前竣工。新校區的建成,將進一步優化延吉教育資源布局,提升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條件和教育選擇機會。
距延吉市第三中學新校區不遠處,是2017年8月新建的延吉市銀河幼兒園。該幼兒園將于今年底竣工,可容納360名幼兒就讀。投入使用后,將改變延吉市西部城區沒有公辦園的歷史,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

延吉綜合體育場

市民在社區健身 李軍廣 攝
與教育條件同步提升的還有逐年向好的城鄉建設。在延邊大學正門對面,街路交通秩序井然,昔日亂停亂放的車輛如今都整齊停靠在新規劃的泊位上。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延吉市積極開展靜態交通秩序整治,以解決市民停車難、停車秩序混亂問題。在市區主干道長白山路、愛丹路、局子街、站前街、公園路、延西街等道路兩側及有條件的人行步道上規劃停車泊位2300個,新增標志682塊,施劃標線11萬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市區停車難問題。

關心留守兒童 李軍廣 攝
城鄉環境衛生事關城鄉百姓生活品質。在延吉市小營鎮東新村和工化村自然界溝區域內,2017年10月開工建設的延吉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主體已全部完成,工程計劃今年底進入試運行階段。該項目占地面積30.6公頃,主要處理附近區域內存放長達20年之久的生活垃圾。據延吉市建設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王冬偉介紹,這一區域的垃圾量在448萬噸左右,垃圾長時間堆放會產生滲濾液和沼氣,對環境有影響。該項目建成后,將采用國際先進的蒸發工藝對滲濾液進行處理,處理之后的水質能夠達到直接排放市政管網的水質標準;產生的沼氣通過設備燃燒,日處理量能達到120噸垃圾。項目的建設期加上運營期共22年,能夠把所有的滲濾液和沼氣全部處理掉,大大改善周邊居民生活環境。

市民在帽兒山游玩 李軍廣 攝

市民在社區娛樂 李軍廣 攝
城鄉面貌極大改善,低收入百姓則更是為能住上保障性住房歡欣鼓舞。“我現在住的房子非常寬敞,還是新裝修的,拎包就能住,每個月才240元錢,感謝黨和政府。”雋承華是今年9月搬入延吉市延河水岸小區的住戶,她行動不便、退休工資低,之前一直居住在哥哥家,沒有自己的房子。今年,延吉市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結轉項目共566套、面積2.92萬平方米,為收入低的無房住戶安排保障性住房,她是受益人之一。記者從延吉市棚戶區改造管理局住房保障科了解到,公共租賃住房針對的是延吉市內中等偏下收入的無住房人群,租金每平方米按照樓層和面積收費,暫定每平方米三元錢。從2016年開始,延吉市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已從低保戶擴大到中等偏下收入人群。今年的公租房已全部分配完畢,目前延吉市內有3700多套公租房,基本達到應保盡保。
歲歲年年,從小家到大家,從農村到城市,延吉市的民生幸福一直在路上……
記者 王勝男

延吉市專用校車 邱葉寶 攝
距延吉市第三中學新校區不遠處,是2017年8月新建的延吉市銀河幼兒園。該幼兒園將于今年底竣工,可容納360名幼兒就讀。投入使用后,將改變延吉市西部城區沒有公辦園的歷史,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

延吉綜合體育場

市民在社區健身 李軍廣 攝

關心留守兒童 李軍廣 攝

市民在帽兒山游玩 李軍廣 攝

市民在社區娛樂 李軍廣 攝
歲歲年年,從小家到大家,從農村到城市,延吉市的民生幸福一直在路上……
記者 王勝男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