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脫貧攻堅成果展暨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開幕
延吉新聞網10月17日訊(記者 王曉彤)10月17日是全國“扶貧日”。當天,由中共延邊州委、延邊州人民政府主辦,延邊州扶貧開發辦公室、延吉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8延邊州脫貧攻堅成果展暨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在延吉國際會展·藝術中心正式開幕。

延邊州舉辦脫貧攻堅成果展暨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 楊婷婷 攝

參加活動的領導 楊婷婷 攝

馮濤主持活動 王曉彤 攝
活動現場,脫貧攻堅成果展設置了主展區和八縣市展區,共計90塊展板,每個展區都有專業人員講解介紹,圖文并茂地展示全州脫貧攻堅階段性成果。
據了解,兩年多來,全州共投入扶貧資金86.4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906個,完成易地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9251戶,解決了9.8萬人出行難和9.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教育、健康等方面基本實現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全州累計實現脫貧3萬人,貧困村出列120個,貧困發生率降至3.2%,貧困縣、貧困村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貧困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變。
延吉市作為延邊州的首府城市,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和農村環境整治,實施各類項目95個,總投資8897萬余元,185家企業和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捐款2500余萬元,派出51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黨建指導員,將在2018年年底完成全市剩余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54名群眾穩定脫貧的決戰決勝任務。

康芳講話 王曉彤 攝
延邊州委副書記康芳表示,一直以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將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按照“六個精準”工作要求、“五個一批”脫貧路徑,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康芳強調,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到了最后沖刺、兌現目標、最后交賬的關鍵節點。全州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1.26萬貧困人口脫貧、131個貧困村出列以及龍井、和龍、圖們脫貧摘帽的年度任務,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決戰決勝的信心和決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觀延邊州脫貧攻堅成果展 楊婷婷 攝

參觀延邊州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 楊婷婷 攝

延邊州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 楊婷婷 攝
當日,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設置了8個展區55個展位,全州各縣(市)優質特色扶貧農特產品在這里集中亮相,展銷會將持續17、18、19日三天。

農特產品 楊婷婷 攝

農特產品 楊婷婷 攝

農特產品 楊婷婷 攝
州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梁仁哲,州委常委、延吉市委書記姜虎權,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馮濤,州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雪峰,州委常委、副州長婁國聞,延邊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兆麗,延邊州政協副主席馮德遠,延吉市委常務副書記尹朝暉等領導參加活動。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延邊州舉辦脫貧攻堅成果展暨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 楊婷婷 攝

參加活動的領導 楊婷婷 攝

馮濤主持活動 王曉彤 攝
據了解,兩年多來,全州共投入扶貧資金86.4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906個,完成易地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9251戶,解決了9.8萬人出行難和9.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教育、健康等方面基本實現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全州累計實現脫貧3萬人,貧困村出列120個,貧困發生率降至3.2%,貧困縣、貧困村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貧困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變。
延吉市作為延邊州的首府城市,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和農村環境整治,實施各類項目95個,總投資8897萬余元,185家企業和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捐款2500余萬元,派出51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黨建指導員,將在2018年年底完成全市剩余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54名群眾穩定脫貧的決戰決勝任務。

康芳講話 王曉彤 攝
康芳強調,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到了最后沖刺、兌現目標、最后交賬的關鍵節點。全州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1.26萬貧困人口脫貧、131個貧困村出列以及龍井、和龍、圖們脫貧摘帽的年度任務,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決戰決勝的信心和決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觀延邊州脫貧攻堅成果展 楊婷婷 攝

參觀延邊州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 楊婷婷 攝

延邊州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 楊婷婷 攝

農特產品 楊婷婷 攝

農特產品 楊婷婷 攝

農特產品 楊婷婷 攝
州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梁仁哲,州委常委、延吉市委書記姜虎權,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馮濤,州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雪峰,州委常委、副州長婁國聞,延邊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兆麗,延邊州政協副主席馮德遠,延吉市委常務副書記尹朝暉等領導參加活動。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