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扎實開展干部作風大整頓 以民為本惠民生
10月12日,記者來到天池路延伸工程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路面鋪設瀝青混凝土,道路完工指日可待。“以前這里就是一片荒地,現在這段路打通后,周邊居民出行可方便多了。”金先生笑著說。

天池路延伸工程 翟宇佳 攝

施工人員正在路面鋪設瀝青混凝土 翟宇佳 攝
據了解,天池路延伸工程起點位于新民南街,終點位于延川南街,道路全長約2100米,雙向六車道。該項目于今年5月開工建設,到10月15日主體工程基本結束,預計今年年底前通車。“這條路通車后將極大緩解長白山路的交通壓力,今后,市民去延吉市人民體育場又多了一條道路。”該項目負責人劉樂偉說。
路橋連民心。自全市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開展以來,延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立足本職崗位,在道路橋梁建設、城市亮化、供熱等工作中,以抓好、抓實民生工作為己任,真正把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成效體現在百姓的生活改變中。
目前,已完成天池路(新民南街至延川南街)、梨花路(文化東街至中醫院段)、人民路(迎春街至延鋁北街)南半幅、愛丹路(州民政局至軍分區)、延河路向東延伸2500米、新村路(局子街至州戒毒所)等道路新建工程,新建道路長度約為12公里,方便了群眾出行,也極大緩解了延吉市的交通壓力。
在城市亮化方面,市住建局以“創意城市光文化”為主題,從整體夜景照明規劃出發,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對主街路建筑進行動態亮化升級,實現亮化工程“動起來、舞起來”,打造首府“不夜城”。
沿著延吉大橋東側布爾哈通河北岸河堤而行,一面面LED彩燈墻映入眼簾,墻上金達萊花圖案的彩燈璀璨閃爍,墻面上不同顏色的LED彩燈擺出多種朝鮮族民俗文化特色的造型,跳板、象帽舞、長鼓舞……一步一景,處處體現著延吉的獨特之處。
據了解,LED彩燈墻屬于布爾哈通河堤岸景觀工程中的照明工程,長度共計2837米,總建設面積5.1萬平方米,彩燈的樣式共有25種,所有河堤岸LED彩燈安裝工程預計10月底全部完工。屆時,延吉布爾哈通河將用更加絢麗多彩的景色來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此外,在供熱方面,市住建局加大投資改造力度,完成老舊供熱管線改造60公里,以及7座11臺鍋爐房撤并聯網工作,極大地解決了居民供熱實際困難。同時根據天氣情況,要求全市供熱企業按照錯峰啟爐方案從10月12日起陸續啟爐供熱,提前為居民送溫暖。
“今后,我們將繼續立足崗位,創新開展工作,為不斷提升住建工作的整體效能,推進城市建設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延吉市住建局副局長金賢哲說。

天池路延伸工程 翟宇佳 攝

施工人員正在路面鋪設瀝青混凝土 翟宇佳 攝
據了解,天池路延伸工程起點位于新民南街,終點位于延川南街,道路全長約2100米,雙向六車道。該項目于今年5月開工建設,到10月15日主體工程基本結束,預計今年年底前通車。“這條路通車后將極大緩解長白山路的交通壓力,今后,市民去延吉市人民體育場又多了一條道路。”該項目負責人劉樂偉說。
路橋連民心。自全市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開展以來,延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立足本職崗位,在道路橋梁建設、城市亮化、供熱等工作中,以抓好、抓實民生工作為己任,真正把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成效體現在百姓的生活改變中。
目前,已完成天池路(新民南街至延川南街)、梨花路(文化東街至中醫院段)、人民路(迎春街至延鋁北街)南半幅、愛丹路(州民政局至軍分區)、延河路向東延伸2500米、新村路(局子街至州戒毒所)等道路新建工程,新建道路長度約為12公里,方便了群眾出行,也極大緩解了延吉市的交通壓力。
在城市亮化方面,市住建局以“創意城市光文化”為主題,從整體夜景照明規劃出發,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對主街路建筑進行動態亮化升級,實現亮化工程“動起來、舞起來”,打造首府“不夜城”。
沿著延吉大橋東側布爾哈通河北岸河堤而行,一面面LED彩燈墻映入眼簾,墻上金達萊花圖案的彩燈璀璨閃爍,墻面上不同顏色的LED彩燈擺出多種朝鮮族民俗文化特色的造型,跳板、象帽舞、長鼓舞……一步一景,處處體現著延吉的獨特之處。
據了解,LED彩燈墻屬于布爾哈通河堤岸景觀工程中的照明工程,長度共計2837米,總建設面積5.1萬平方米,彩燈的樣式共有25種,所有河堤岸LED彩燈安裝工程預計10月底全部完工。屆時,延吉布爾哈通河將用更加絢麗多彩的景色來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此外,在供熱方面,市住建局加大投資改造力度,完成老舊供熱管線改造60公里,以及7座11臺鍋爐房撤并聯網工作,極大地解決了居民供熱實際困難。同時根據天氣情況,要求全市供熱企業按照錯峰啟爐方案從10月12日起陸續啟爐供熱,提前為居民送溫暖。
“今后,我們將繼續立足崗位,創新開展工作,為不斷提升住建工作的整體效能,推進城市建設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延吉市住建局副局長金賢哲說。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