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第一書記韓成海——駐村就要真做實干
“你看我們村現在藍天碧水,村莊美麗,水泥路都鋪到了家門口;政府給我補貼4萬多翻新了房子,現在是吃喝不愁,衣食無憂……”朝陽川鎮八道村已經摘掉貧困戶帽子的83歲金蓮順,說起村里和自家的變化樂得合不攏嘴。而村里的每一個變化無不與駐村第一書記韓成海息息相關。

韓成海在和金蓮順了解生活近況 李軍廣 攝

八道村新村全貌 李軍廣 攝
八道村是延吉市朝陽川鎮重點貧困村,全村有11個自然屯23個村民小組,在冊人口892戶、3077人,常住人口490戶1700人,有建檔貧困戶55戶91人。2017年3月,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科科長韓成海被組織上選派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在和村組干部黨員見面會上他談了自己的駐村思路和今后村里發展的規劃。他在臺上侃侃而談,臺下的群眾竊竊私語:“一個嘴上無毛的小青年能在村子里呆得住就不錯了,還談什么帶領大家謀發展,豈不是吹牛?”
面對村組干部的質疑,村民不信任的眼光,韓成海憑借年輕人的沖勁和膽識,以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勇氣向村民承諾:“我來駐村就要真做實干,扎扎實實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在我的任期內如果咱們村不變樣,村民不脫貧,村組干部可組織群眾把我趕出八道村。”
韓成海深知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肩上的責任重擔,要想村民心悅誠服必須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于是他沉下心駐進村,帶領村支兩委遍訪群眾,聽百姓心聲,覓發展良策。通過兩個月的深入走訪調查,韓成海對村里的發展有了清晰的思路。

韓成海在合作社的稻田邊察看水稻長勢情況 李軍廣 攝
為了讓八道村早日擺脫貧困,著力提升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韓成海及市國土資源局相關領導干部多次協調北京華夏鼎輝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與黑龍江華夏鼎輝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完成流轉八道村的土地經營權工作。
近半年的時間里,為了保證整村土地的完整流轉,韓成海帶領八道村村兩委班子先后召開全村村民代表大會10余次,加強宣傳,動員全村村民加入到此次土地流轉行列里。在保證不侵害農民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在原有農戶與農戶土地流轉價格的基礎上,提高了流轉價格,讓全村村民有了實質性的優惠。
2017年12月21日,在韓成海及村兩委成員共同努力下,八道村正式成立延吉市鼎輝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把全村的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合作社再重新分配土地給合作社成員,由企業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收購,“合作社+企業+農民”模式,不僅給合作社成員帶來成本的壓縮、種植的便利、收入的提高,還解決了農民銷糧難的問題。
今年1月12日,企業、合作社、延吉市朝陽川鎮經營管理站簽訂了三方協議。1月16日正式開始流轉八道村土地經營權,共與440多戶村民簽訂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在原有367公頃水田、241公頃旱田的基礎上,已流轉240多公頃水田,80多公頃旱田的土地經營權。目前,所有流轉土地莊稼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此次八道村整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不僅給農民帶來了實質性的優惠,還為村民擺脫貧困帶來了希望,不僅提升了村兩委的凝聚力,展示了村集體產業扶貧的力度,也為企業打造“田園綜合體”規劃奠定了基礎,還為延吉市整村推進工作樹立了成功的示范。

韓成海在和金蓮順了解生活近況 李軍廣 攝

八道村新村全貌 李軍廣 攝
面對村組干部的質疑,村民不信任的眼光,韓成海憑借年輕人的沖勁和膽識,以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勇氣向村民承諾:“我來駐村就要真做實干,扎扎實實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在我的任期內如果咱們村不變樣,村民不脫貧,村組干部可組織群眾把我趕出八道村。”
韓成海深知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肩上的責任重擔,要想村民心悅誠服必須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于是他沉下心駐進村,帶領村支兩委遍訪群眾,聽百姓心聲,覓發展良策。通過兩個月的深入走訪調查,韓成海對村里的發展有了清晰的思路。

韓成海在合作社的稻田邊察看水稻長勢情況 李軍廣 攝
近半年的時間里,為了保證整村土地的完整流轉,韓成海帶領八道村村兩委班子先后召開全村村民代表大會10余次,加強宣傳,動員全村村民加入到此次土地流轉行列里。在保證不侵害農民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在原有農戶與農戶土地流轉價格的基礎上,提高了流轉價格,讓全村村民有了實質性的優惠。
2017年12月21日,在韓成海及村兩委成員共同努力下,八道村正式成立延吉市鼎輝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把全村的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合作社再重新分配土地給合作社成員,由企業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收購,“合作社+企業+農民”模式,不僅給合作社成員帶來成本的壓縮、種植的便利、收入的提高,還解決了農民銷糧難的問題。
此次八道村整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不僅給農民帶來了實質性的優惠,還為村民擺脫貧困帶來了希望,不僅提升了村兩委的凝聚力,展示了村集體產業扶貧的力度,也為企業打造“田園綜合體”規劃奠定了基礎,還為延吉市整村推進工作樹立了成功的示范。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