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齊延來自力更生 用勤勞解鎖貧困
分揀、核對、掃描、送貨……每天清晨7時,齊延來已在快遞站忙碌起來。

齊延來正在分揀快遞 付楊 攝
齊延來來自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村的一個貧困戶家庭,家中有三口人,父親患有眼部殘疾,母親患有多種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而齊延來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腿腳行動不便,全家依靠著種地和打零工維持生活,疾病把這個家庭推向了貧困的深淵。
想著不能一直依靠父母,也為給家里減輕點負擔,初中還沒畢業的齊延來就來到市里打零工。由于身體原因干不了重體力活,而且年齡又比較小,齊延來只能輾轉于各個飯店之間當服務生。白天找工作,晚上到飯店打工,熬著身體,一個月下來也就掙一千多元錢。齊延來一直為工作不穩定、收入低而發愁,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6年。

齊延來正在裝快遞 付楊 攝
2017年,齊延來得知延吉百世快遞市區十部在招快遞員,他覺得這是個機會,于是前去應聘,成為了快遞小哥。
初來乍到,齊延來哪都找不到,再加上行動不靈活,一天只能送30多件快遞,送件速度照比其他同事慢得多。盡管如此,齊延來也沒放棄,他自己一點點摸索規律,總結方法,他相信只要肯干,自己的工作效率總會提高的。
“送快遞有的時候找不到的件還得賠錢,賠完一個月就掙幾百塊,那時候就想打退堂鼓。”但是轉念想到生病在家的父母,想到自己家的情況,齊延來咬牙堅持。

齊延來給客戶打電話 付楊 攝
“喂,您好,您的快遞到了,給您放到哪里?”從早上7時,到晚上6時,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這個26歲的小伙子都穿梭在繁華城市的大街小巷,為了多送些快遞,多掙點錢,他干脆午飯也不吃,將快遞及時送到客戶手中。
“這孩子是我們這里最年輕的,也是最認干的,工作勤勤懇懇,風里來雨里去,沒有一天延誤的。”這是周圍同事對齊延來的評價。
正是憑著這股勤勉上進的勁頭,齊延來快速適應了這份快遞工作,并獲得領導和同事的青睞。現在的齊延來每天送出的快遞數已經漲到了60多件,每月能拿到兩千多元的工資,他不僅能養活自己,還經常給父母買衣服和生活用品。自主脫貧的路上,齊延來已經看到了曙光。

齊延來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付楊 攝
“這兩年,鎮里和包保單位的領導給我們家很多幫助,我也能放心地在外打工。”從2016年開始,新興工業集中區招商三局包保齊延來一家,平時局領導經常到家里走訪談心,了解收入情況,分析致貧原因,尋找幫扶措施。每到年節就送去吃的用的,還為齊延來家修繕房屋、粉刷墻壁、清理屋內外的環境衛生。兩年來,齊延來家里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這些變化,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齊延來相信,在各級部門的幫助下,在自己自力更生、勤勉奮進的努力下,摘掉“貧困”這頂帽子指日可待。

齊延來正在分揀快遞 付楊 攝
齊延來來自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村的一個貧困戶家庭,家中有三口人,父親患有眼部殘疾,母親患有多種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而齊延來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腿腳行動不便,全家依靠著種地和打零工維持生活,疾病把這個家庭推向了貧困的深淵。
想著不能一直依靠父母,也為給家里減輕點負擔,初中還沒畢業的齊延來就來到市里打零工。由于身體原因干不了重體力活,而且年齡又比較小,齊延來只能輾轉于各個飯店之間當服務生。白天找工作,晚上到飯店打工,熬著身體,一個月下來也就掙一千多元錢。齊延來一直為工作不穩定、收入低而發愁,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6年。

齊延來正在裝快遞 付楊 攝
2017年,齊延來得知延吉百世快遞市區十部在招快遞員,他覺得這是個機會,于是前去應聘,成為了快遞小哥。
初來乍到,齊延來哪都找不到,再加上行動不靈活,一天只能送30多件快遞,送件速度照比其他同事慢得多。盡管如此,齊延來也沒放棄,他自己一點點摸索規律,總結方法,他相信只要肯干,自己的工作效率總會提高的。
“送快遞有的時候找不到的件還得賠錢,賠完一個月就掙幾百塊,那時候就想打退堂鼓。”但是轉念想到生病在家的父母,想到自己家的情況,齊延來咬牙堅持。

齊延來給客戶打電話 付楊 攝
“喂,您好,您的快遞到了,給您放到哪里?”從早上7時,到晚上6時,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這個26歲的小伙子都穿梭在繁華城市的大街小巷,為了多送些快遞,多掙點錢,他干脆午飯也不吃,將快遞及時送到客戶手中。
“這孩子是我們這里最年輕的,也是最認干的,工作勤勤懇懇,風里來雨里去,沒有一天延誤的。”這是周圍同事對齊延來的評價。
正是憑著這股勤勉上進的勁頭,齊延來快速適應了這份快遞工作,并獲得領導和同事的青睞。現在的齊延來每天送出的快遞數已經漲到了60多件,每月能拿到兩千多元的工資,他不僅能養活自己,還經常給父母買衣服和生活用品。自主脫貧的路上,齊延來已經看到了曙光。

齊延來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付楊 攝
“這兩年,鎮里和包保單位的領導給我們家很多幫助,我也能放心地在外打工。”從2016年開始,新興工業集中區招商三局包保齊延來一家,平時局領導經常到家里走訪談心,了解收入情況,分析致貧原因,尋找幫扶措施。每到年節就送去吃的用的,還為齊延來家修繕房屋、粉刷墻壁、清理屋內外的環境衛生。兩年來,齊延來家里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這些變化,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齊延來相信,在各級部門的幫助下,在自己自力更生、勤勉奮進的努力下,摘掉“貧困”這頂帽子指日可待。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