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網信中心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延吉新聞網9月20日訊(記者 翟宇佳)近日,延吉市互聯網信息中心獲得由吉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頒發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是延邊州首家獲得該許可證的新聞宣傳單位。

延吉市互聯網中心獲頒《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翟宇佳 攝

延吉市互聯網中心獲頒《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翟宇佳 攝
據了解,2017年6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頒布施行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根據《規定》,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范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依照《規定》要求,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需要符合“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專職新聞編輯人員、內容審核人員和技術保障人員;有健全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制度;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術保障措施;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和資金”等諸多嚴格條件。
延吉市互聯網信息中心于2012年12月18日揭牌成立,中心下設延吉新聞網站,負責全市的新聞報道、信息采編、信息發布工作。6年來,《延吉新聞網》努力打造最及時的延吉新聞、最迅捷的時政報道、最滿意的民聲熱線,為廣大市民提供及時、便捷的新聞資訊、生活導航、便民服務,得到了網友的普遍關注和好評,并相繼開通了《延吉新聞網》騰訊、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目前,《延吉新聞網》日均瀏覽量5萬以上,獨立訪客超過8000,歷史最高單日瀏覽量44萬,歷史累計瀏覽量達到1億,先后榮獲“十大縣級最具影響力品牌”、全國媒體融合創新先鋒品牌獎、全國政務“最具影響力發布”品牌獎、“十大最具創新品牌”、2017全國地市網絡媒體微信公眾號三十強等榮譽。

延吉市互聯網中心獲頒《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翟宇佳 攝

延吉市互聯網中心獲頒《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翟宇佳 攝
據了解,2017年6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頒布施行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根據《規定》,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范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依照《規定》要求,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需要符合“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專職新聞編輯人員、內容審核人員和技術保障人員;有健全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制度;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術保障措施;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和資金”等諸多嚴格條件。
延吉市互聯網信息中心于2012年12月18日揭牌成立,中心下設延吉新聞網站,負責全市的新聞報道、信息采編、信息發布工作。6年來,《延吉新聞網》努力打造最及時的延吉新聞、最迅捷的時政報道、最滿意的民聲熱線,為廣大市民提供及時、便捷的新聞資訊、生活導航、便民服務,得到了網友的普遍關注和好評,并相繼開通了《延吉新聞網》騰訊、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目前,《延吉新聞網》日均瀏覽量5萬以上,獨立訪客超過8000,歷史最高單日瀏覽量44萬,歷史累計瀏覽量達到1億,先后榮獲“十大縣級最具影響力品牌”、全國媒體融合創新先鋒品牌獎、全國政務“最具影響力發布”品牌獎、“十大最具創新品牌”、2017全國地市網絡媒體微信公眾號三十強等榮譽。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