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習俗】濃情中秋 花好月圓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而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在中秋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祭月
在我國中秋祭月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賞月
賞月的風俗就來源于祭月,尤其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把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孩子們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
另外,還有放天燈,即孔明燈,用紙扎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月餅吃法
脾胃虛弱的人群不適宜吃月餅,月餅的膩甘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體內偏熱的人也不能多吃月餅,否則不但不易消化,還會讓內火上升,出現長痘痘、便秘、牙齦浮腫等癥狀。
月餅中的新貴――巧克力餡月餅,雖然得到年輕人的認同,但從健康角度來說,適宜人群很有限。因為巧克力是一種大熱食物,而年輕人往往喜歡吃火鍋、嗜辣成風,內火在不斷堆積,便秘、長痘痘等癥狀越來越多,巧克力月餅進一步加重內熱,影響消化功能,食物堆積在胃部,也會影響呼吸功能,導致胸口發悶、感到憋氣,使心肺機能受損。
月餅每次吃最好不超過半個,并且要細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吃月餅時,建議同時喝熱水。吃月餅后出現打呃者,建議下頓飯的間隔要延長,并多喝綠茶。第二天早起后,千萬不能吃干食,如大餅、油條、糯米等,否則胃腸功能更難恢復。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在中秋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祭月
在我國中秋祭月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賞月
賞月的風俗就來源于祭月,尤其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把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孩子們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
另外,還有放天燈,即孔明燈,用紙扎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月餅吃法
脾胃虛弱的人群不適宜吃月餅,月餅的膩甘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體內偏熱的人也不能多吃月餅,否則不但不易消化,還會讓內火上升,出現長痘痘、便秘、牙齦浮腫等癥狀。
月餅中的新貴――巧克力餡月餅,雖然得到年輕人的認同,但從健康角度來說,適宜人群很有限。因為巧克力是一種大熱食物,而年輕人往往喜歡吃火鍋、嗜辣成風,內火在不斷堆積,便秘、長痘痘等癥狀越來越多,巧克力月餅進一步加重內熱,影響消化功能,食物堆積在胃部,也會影響呼吸功能,導致胸口發悶、感到憋氣,使心肺機能受損。
月餅每次吃最好不超過半個,并且要細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吃月餅時,建議同時喝熱水。吃月餅后出現打呃者,建議下頓飯的間隔要延長,并多喝綠茶。第二天早起后,千萬不能吃干食,如大餅、油條、糯米等,否則胃腸功能更難恢復。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