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治瑩金壽浩慰問駐延部隊官兵和優撫對象
7月31日,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姜治瑩,州委副書記、州長金壽浩走訪慰問了駐延部隊和部分優撫對象,代表州委、州政府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姜治瑩、金壽浩先后來到延邊軍分區和93032部隊,與部隊官兵親切交流,向他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姜治瑩說,近年來,延邊軍分區及駐延部隊認真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視駐地為故鄉,視人民為親人,為延邊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駐延部隊官兵聚焦強軍目標,加強部隊建設,積極參與地方建設,為延邊發展再立新功。州委、州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保障部隊建設,扎實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共同譜寫雙擁共建新篇章。
延邊軍分區及93032部隊官兵對姜治瑩、金壽浩慰問表示感謝。他們表示,多年來,州委、州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部隊建設,在全州形成了軍民共建、軍地合作、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今后,軍分區和駐延部隊將圍繞全州大局,密切軍地聯系,以更好的狀態、更實的作風為推動延邊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隨后,姜治瑩、金壽浩分別走訪慰問了優撫對象。姜治瑩首先來到86歲的五級殘疾軍人權壽福家。權壽福參加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斗,腰椎被打折。姜治瑩緊緊握著老人的手,仔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他說,當年你們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犧牲,體出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要弘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執政為民,扎實工作,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八級殘疾軍人鄭鐵山今年88歲,1950年入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姜治瑩與老人促膝交談,得知老人經常到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說,您在戰爭年代流過血、負過傷,是國家的功臣,退休后還繼續發揮余熱,黨和政府永遠不會忘記您,希望您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金壽浩首先來到延吉市進學街道南陽社區,慰問優撫對象王仁江。今年72周歲的王仁江是烈士父親,其兒子王國輝生前是吉林市船營武警中隊戰士,1990年5月在抓捕犯罪分子行動中不幸中彈犧牲。金壽浩表示,王國輝烈士雖離開我們多年,但黨和政府永遠不會忘記他的犧牲和奉獻。希望你們身體健康,安度晚年。因戰六級殘疾軍人崔風天今年89歲,曾先后參加過解放戰爭收復吉林省松花江鐵橋戰役、收復漢江鐵橋戰役,并在1950年2月的朝鮮元川戰役中受傷。金壽浩拉著老人的手,感謝他在解放戰爭和保家衛國戰斗中做出的貢獻,并祝愿老人在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新時代,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州委常委、延吉市委書記姜虎權,州委秘書長崔光德,州政府秘書長蘇慶良,延吉市市長蔡奎龍及州直相關部門、延吉市其他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慰問活動。(記者 高云 肖玉敏)
【責編 王春榮】

延邊軍分區及93032部隊官兵對姜治瑩、金壽浩慰問表示感謝。他們表示,多年來,州委、州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部隊建設,在全州形成了軍民共建、軍地合作、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今后,軍分區和駐延部隊將圍繞全州大局,密切軍地聯系,以更好的狀態、更實的作風為推動延邊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隨后,姜治瑩、金壽浩分別走訪慰問了優撫對象。姜治瑩首先來到86歲的五級殘疾軍人權壽福家。權壽福參加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斗,腰椎被打折。姜治瑩緊緊握著老人的手,仔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他說,當年你們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犧牲,體出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要弘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執政為民,扎實工作,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八級殘疾軍人鄭鐵山今年88歲,1950年入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姜治瑩與老人促膝交談,得知老人經常到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說,您在戰爭年代流過血、負過傷,是國家的功臣,退休后還繼續發揮余熱,黨和政府永遠不會忘記您,希望您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金壽浩首先來到延吉市進學街道南陽社區,慰問優撫對象王仁江。今年72周歲的王仁江是烈士父親,其兒子王國輝生前是吉林市船營武警中隊戰士,1990年5月在抓捕犯罪分子行動中不幸中彈犧牲。金壽浩表示,王國輝烈士雖離開我們多年,但黨和政府永遠不會忘記他的犧牲和奉獻。希望你們身體健康,安度晚年。因戰六級殘疾軍人崔風天今年89歲,曾先后參加過解放戰爭收復吉林省松花江鐵橋戰役、收復漢江鐵橋戰役,并在1950年2月的朝鮮元川戰役中受傷。金壽浩拉著老人的手,感謝他在解放戰爭和保家衛國戰斗中做出的貢獻,并祝愿老人在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新時代,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州委常委、延吉市委書記姜虎權,州委秘書長崔光德,州政府秘書長蘇慶良,延吉市市長蔡奎龍及州直相關部門、延吉市其他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慰問活動。(記者 高云 肖玉敏)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