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首家鄉村“三點半課堂”在東興村開班
延吉新聞網5月29日訊(記者 王棟)近日,延吉市首家鄉村“三點半課堂”在依蘭鎮東興村正式開班,延吉市北興小學20多名學生每周一至周五放學后,可以到“鄉村三點半課堂”接受免費輔導。

“鄉村三點半課堂”現場 供圖
據了解,延吉市北興小學位于延吉市北部城鄉結合部,是延吉市鄉鎮小學規模較大的全日制漢族小學。
該校有18個教學班,950名學生,學生多為農民工子女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生放學后,大多家長還在上班或務工,存在近兩個小時“真空”時間差。尤其是留守兒童和學困生,放學后無家長監管,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科大志愿者為孩子們輔導 供圖

科大志愿者為孩子們輔導 供圖
為解決農民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東興村第一書記王偉與學校相關負責人溝通,篩選后明確了20余名學生,做為“鄉村三點半課堂”常駐生。王偉又積極協調了延邊大學科技學院相關負責人,通過反復協商研究,延邊大學科技學院“社會奉獻團”的學生們自愿成立“三點半課堂”服務隊。
5月21日延吉市首家“鄉村三點半課堂”正式開班。“三點半課堂”每周一至周五15時30分到17時上課,課堂設在村委會大會議室,每天有四名延邊大學科技學院的志愿者為孩子輔導授課。為把課堂辦得有聲有色,除了常規的課業輔導之外,志愿者們還利用課間十分鐘休息時間開展唱歌、游戲等綜合活動,使孩子們在學習的同時享受快樂。
同時,王偉和其他村干部積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課堂為學生和志愿者準備了飲水設備,還為課堂學習提供電腦、打印機、復印機,開放鄉村書屋,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讀書習慣,拓寬知識面。
學生家長和社會對無償開辦“三點半課堂”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賞,即讓學生在下午得到了“臨時監護”,又讓孩子得到了知識和快樂。王偉說,他有信心和決心把“三點半課堂”長期做下去,讓這個課堂成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的港灣。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鄉村三點半課堂”現場 供圖
該校有18個教學班,950名學生,學生多為農民工子女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生放學后,大多家長還在上班或務工,存在近兩個小時“真空”時間差。尤其是留守兒童和學困生,放學后無家長監管,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科大志愿者為孩子們輔導 供圖

科大志愿者為孩子們輔導 供圖
5月21日延吉市首家“鄉村三點半課堂”正式開班。“三點半課堂”每周一至周五15時30分到17時上課,課堂設在村委會大會議室,每天有四名延邊大學科技學院的志愿者為孩子輔導授課。為把課堂辦得有聲有色,除了常規的課業輔導之外,志愿者們還利用課間十分鐘休息時間開展唱歌、游戲等綜合活動,使孩子們在學習的同時享受快樂。
同時,王偉和其他村干部積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課堂為學生和志愿者準備了飲水設備,還為課堂學習提供電腦、打印機、復印機,開放鄉村書屋,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讀書習慣,拓寬知識面。
學生家長和社會對無償開辦“三點半課堂”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賞,即讓學生在下午得到了“臨時監護”,又讓孩子得到了知識和快樂。王偉說,他有信心和決心把“三點半課堂”長期做下去,讓這個課堂成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的港灣。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